◆美聯社前首席攝影記者劉香成 攝:雨竹
◆劉香成於1981年在紫禁城內拍下手持可口可樂的男子。 商務印書館提供
◆劉香成於1991年捕捉的戈爾巴喬夫合上講稿的瞬間。 商務印書館提供
◆講座現場 主辦方提供

資深新聞傳媒人、美聯社前首席攝影記者劉香成用五年多的時間,在膠卷中重溫職業生涯中見證過的各國要事和人文風土,挑選出逾200張相片。近期,商務印書館(香港)將這些定格的歷史出版為《決定性瞬間——劉香成 鏡頭· 時代·人》繁體版,讓更多人感受劉香成個性鮮明的攝影語言。日前,劉香成應聯合出版集團「一本讀書會」邀請,於「中國的影像」講座分享自己在不同時代下記錄的珍貴瞬間,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他攜相機親歷的光陰故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

現年73歲的劉香成,曾獲以普立茲獎「現場新聞攝影獎」為代表的一系列獎項,也曾被《新聞周刊》評為「中國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此次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出版的《決定性瞬間——劉香成 鏡頭·時代·人》包含他近五至六年整理出的代表性影像。

受上海浦東美術館之邀於去年開個展,是劉香成整理底片的契機。他為這個展覽選出200多張照片,其中一半都是從未發表過的作品。這也是他首次在內地展出他於美國、印度、阿富汗、韓國、前蘇聯等地拍攝的作品。個展期間,劉香成新書的簡體版也剛好在內地同步發行。「這本書出版後,在內地還挺受歡迎的。我很高興香港商務印書館能和上海文化出版社進行版權合作,在香港和台灣地區出版繁體版。」

他憶述,這幾年的整理過程有些痛苦,因為從前的他來不及處理底片,就要繼續拖着裝滿家當的行李,在各大洲進行採訪。「如果在當時整理這些資料,對現在來講應該是蠻愉快的,但當我時隔四十年再去做這件事,就很困難。哪怕你沒有老年癡呆症,你也很難記住一張照片是具體哪一年拍下的。」

攝影與文字相輔相成

新書的封面是劉香成於1980年在雲南省拍下的幾位年輕人。他回憶,那是改革開放之初,當他在西雙版納感受當地風情時,三個裝扮相似的年輕人向他走來。這令他想起那時一些西方人對中國人的「陳詞濫調」的印象——中國人的長相和穿着都一模一樣。他表示,攝影同文字一樣,有自己的語言。「如果你要用攝影的語言反映更大的現實,你就要思考什麼是適合的、什麼是不適合的。」帶着這個想法,他讓走近的年輕人離彼此近些,隨後按下了快門。而當他端詳這張相片的時候,他發現三人似乎真是一模一樣。

劉香成總結:「因為有了攝影這個語言,那個時代的一個瞬間、時刻、中國的一個現象被你留了下來。你也會發現,一張疊一張的相片,會說出一個很大的故事。」他稱自己很幸運,能讓攝影報道呈現文字報道無法企及的效果。他亦在講座中指出,文字會影響人們思考的方式,攝影師的思考也會讓鏡頭中的畫面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一種閱讀感。通過這種閱讀感,攝影師會與觀眾產生一種共鳴,觀眾也會通過這種共鳴接受並消化攝影的語言。而這種語言,可能會開拓讀者或觀眾對一件事情的認識。因此對劉香成而言,若能打開一道「門」,與觀眾找到共鳴,那便是攝影人最快樂的時刻。

他也憶起曾常跟他講起新中國的恩師吳祖光,說:「那一代的好多人,我都是他們的小弟弟。他們對我說的話,我全聽進去了。因為聽過這些長者的話,我的腦海中會產生許多畫面。攝影語言如果不以畫面去思考問題,就沒有畫面感,這時就可能只有文字給你留下的印象。」他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可以獨自通過畫面觀察事物隱藏的語言。他亦會藉助作家們對人物的細緻描述進行學習,然後提升自己對周圍的觀察能力。因此對他來講,攝影語言與文字語言是相輔相成的。

保持對人文的同理心

提及與拍攝對象的溝通,劉香成指出,一個攝影師應該保持一種對人文的同理心。「你一開口,就要讓拍攝對象知道你是在對着他們說話,這個過程有時需要幾秒,有時需要幾分鐘。」他點明,在此過程中,攝影師會與被攝者很快建立起基本的互信,「如果沒有這種信任感,你的鏡頭再好,你也走不了多遠。」

談及對決定性素材的揀選,劉香成分享,他曾在印度一個偏遠地區拍攝一場競選活動,而在膠卷還未洗出時,他就已經開始思索那場活動的主要信息,以及最能體現主要信息、用於次日見報的畫面。他認為他的工作是攝影記者中最自由的,因為從未有人訓導他應該拍什麼、發表什麼稿件。「但這兩者都在我的肩膀上。」他說。

他亦指明,很多事都離不開個人的準備。他在外採訪時,會更樂意與文字記者交流,因為許多攝影記者都只同他討論相機和鏡頭,「他們老是說:『劉先生,如果你是我,今天你要拍什麼?』但是拍什麼,首先要來自你的內心、興趣、對這個事情的認識,如果你三樣都不具備,指望一個人為你指出一條捷徑,不一定適合你。」

講座結尾,劉香成分享了自己未來三年的規劃——踏上「一帶一路」在30多個國家的路線,趁自己還走得動的時候,將「一帶一路」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