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中國經濟多年來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靠的是踏實能幹的中國人民在習近平主席的正確領導下「擼起袖子加油幹」。國家統計局今年2月29日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更加清晰地向世界展示了2023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的同時,進一步佐證了中國經濟強勁的韌性和不竭的動力,中國經濟未來將繼續高質量發展。

持續向好的數據既反映出中國未來磅礡的市場前景和消費潛力,也反映出實體經濟的扎實發展夯實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基礎,這種經濟韌性不僅有利於實體產業服務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還為中國經濟在抵禦系統性風險方面增添了大量信心。

內需擴大 經濟韌性強潛力足

「韌性強」是中國經濟的一大特點,中國的內需潛力在發揮經濟韌性的作用上功不可沒。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拉升內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隨着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消費結構的調整、消費金融的興起,以及電子支付的大面積覆蓋,商品交易從線下到線上場景的轉變,中國的內需市場不斷擴大。

「潛力足」是中國經濟能夠在世界迷霧中敢於邁出步伐的底氣。改革開放尤其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逐步擴大開放領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資本,培育了大量優秀企業,在有效刺激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還為未來培養了潛在力量。

經濟迴旋餘地廣 料長期向好

「迴旋餘地廣」是中國經濟的優勢之一。一方面,中國政府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放在首要地位,圍繞人民群眾制定了如減稅降費、刺激消費、醫療養老、兒童教育等服務民生重要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既堅定了人民的信心,又有利於支撐經濟發展,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企業發展,為產業發展探索更多迴旋餘地,繼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是中國經濟近年來的主要表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潛力強勁、規模龐大內需的刺激下,在產業轉型升級、人力資源優勢的助力下,在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扶持下,韌性十足的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並呈現出長期穩健向好的態勢。

總而言之,中國經濟仍舊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未來必將為亞洲鄰國和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發展良機。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