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數字是反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的最有力證據。香港證監會昨發表2023年10至12月季報,季報顯示香港註冊基金在2023年淨吸資871億元,按年大升近93%。另外,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資產及機構牌照申請數目,亦錄得按年增長。證監會的季報數字,充分顯示香港吸引資金的能力不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穩固。

管理資產增至逾1.35萬億

證監會昨日發表季報,截至2023年12月底,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資產為13,537億元(約1,730億美元),按季增加4.7%,按年則增加4.9%。季內,淨資金流入達335億元(約43億美元),按季增加179%。2023年,淨資金流入達871億元(約111億美元),按年增加92.9%。

上季內,證監會認可了32隻單位信託及互惠基金(包括15隻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和66項非上市結構性投資產品,以供在香港公開發售。截至12月31日,244家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已獲證監會註冊,按年增加118%,其中季內新註冊的有57家。

合共處理270宗上市申請

2023年處理了合共270宗上市申請,包括153宗新申請。截至12月31日止季度,則處理了18宗新上市申請,包括一宗尋求以SPAC併購交易方式上市的公司的申請,一宗來自特專科技公司的申請,以及一宗來自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申請。

證監會季內認可了亞洲首隻兼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於沙特上市股票的ETF。有關ETF在2023年11月於聯交所上市,追蹤富時沙特阿拉伯指數,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沙特股市的機會。

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則繼續佔成交額的重大份額。與2022年相比,2023年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增8%,南向交易大致持平。南北向交易佔內地和香港股市成交額份額,均有所增加,且兩者均在2023年錄得淨買入。

牌照申請數目按年升16%

截至去年,證監會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數目為48,091,數目保持平穩。全年所收到的牌照申請數目按年上升16%,季內則按年增加8%。在證監會於季內發出的56個公司牌照中,申請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及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的分別佔88%及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