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王陽明《傳習錄》中的一個句子:「無善無惡是謂至善」,於是好奇為什麼「無善無惡」就是「至善」呢?

「無」,一般的理解是從存有論的角度指與「有」相對立的概念,例如「這裏有一個蘋果」,與這句陳述相對立的就是「這裏沒有蘋果」,於是「無」就是對存有的實有性之否定。

「無」從境界論的角度來看──「境界」即指我們從事道德實踐時而達至的某一心靈狀態──「無」就是心靈無所造作,無所執着,或無所黏滯於任何一特定方向或一特定事物的狀態。

那「無善」是什麼意思呢?可能要先從「無惡」說起。「無惡」之「惡」是指道德生活中,意念的發動有違於理,就是「惡念」,而去除這些「惡念」就是「無惡」。去除了惡念,就是沒有了惡念,這也是從存有論的角度去看「無惡」。

一般來說,中國哲學中工夫實踐的着力處很多時也是在於去除惡念而成其善念,使意念發動能復於心的主宰,此即「誠意」的工夫。

客觀存在無善惡之分

王陽明進一步提醒道德實踐者,在工夫實踐的過程中,「惡念」固然要去除,但「善念」亦不能有所「着」,即不能黏着、留滯於所成之善念之上。《傳習錄》說:「心體上着不得一念留滯,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塵沙。此子能得多少,滿眼便昏天地黑了。」

除了從存有論的角度去說「無惡」,王陽明對此概念的闡述有更深刻的層次。他認為道德實踐時,心不動於氣、一循於理、自然而然的發用是超越善惡的分別心,也是不黏滯於善惡的概念的。因為王陽明肯定心是至善的實現根源,至善的實現就是心應當體自身地如如呈現,就如《傳習錄》中「侃去花間草」的一段問答所說: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

曰:「然則無善無惡乎?」

曰:「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這段對答說,天地中的花草都是一樣的,何曾有善惡之分?我們想觀賞花朵時,就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果情況轉換了,又會以草為善,以花為惡。善惡皆為人一己之心的好惡而生的。所以這段對答最後說,心一循於理地發用時,其發用是超越善惡的分別概念,也不滯於善惡意念的,這就是「無善無惡」了

因此,簡單來說,無善無惡就是當一件事向我們迎面而來之時,至善心體如如呈現,不落善惡對待的狀態,而心體的如如呈現即是道德實踐所至的圓滿境界,即「至善」了。

◆ 楊彩杰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