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有近1.2萬棟樓宇符合強制驗樓計劃的條件。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對於香港接連有舊樓發生塌石屎意外,特區政府發展局昨日表示,已聯同屋宇署及市建局完成樓宇檢驗及維修的安排執行檢討,擬採取三大改善措施,包括今年第二季起調整強制驗樓的計分標準,使三無大廈、樓齡高等舊樓,優先被納入強驗名單中。針對「樓宇更新大行動2.0」下受資助的工程進度被指緩慢,該局建議分三個關鍵階段訂立招標進度,不符合進度的話,市建局加快介入招標,並研究對違反驗樓通知的個案加強罰則,以及引入簡化檢控。

現時屋宇署會按樓宇的風險(包括樓齡、樓宇管理、對公眾潛在風險等因素)進行計分制,每年挑選600棟樓齡超過30年的樓宇發出驗樓通知,分數愈高愈需要進行驗樓。

發展局發言人昨日表示,會改善該計分制度,更精準識別高風險樓宇,優先發出強制驗樓通知。根據該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樓宇狀況方面的分數會加大比重,如「外部構件」有破損或失修等,獲的分數較多,三無大廈及在市建局調查中被評為「長期欠缺維修及保養」的樓宇,得分亦較高。換言之,會較快獲通知要驗樓及進行之後的修葺工作。新標準制度料於今年第二季實施。

無人機一年勘察360幢

發言人續指,全港有近1.2萬棟樓宇符合強制驗樓計劃的條件,但未被選為目標樓宇,當中近三成樓齡達50年或以上,局方認為50個單位以下的樓宇有較高風險,涉及約1,500棟,主要分布在油麻地、尖沙咀、旺角、深水埗等地區的單棟式樓宇,會優先處理。

另外,在符合強制驗樓計劃資格但尚未發出驗樓通知的樓宇當中,發展局擬針對具較高風險的樓宇,借助科技進行檢驗。由今年首季起恒常化用無人機作特別勘察行動,每年巡查全港360幢樓宇,並打算結合人工智能(AI),將收集得來的影像,透過學習過程,自動化生產外牆問題報告。

發言人表示,必要時由政府承建商進行緊急工程,屋宇署其後會向業主追討費用,預計雨季來臨前可完成三分之二被揀選樓宇的檢驗,以及進行緊急維修工程。

樓宇更新訂招標進度

同時,發展局會加強對「樓宇更新大行動2.0」業主在採購服務方面的支援,加快委任註冊檢驗人員及承建商,更及時檢驗及維修。針對該行動計劃下,合資格業主由批出資助申請到批出修葺工程合約平均耗時43個月,被指進度太慢,發展局建議分三個關鍵階段,訂立招標進度,不符合進度的話,市建局就會介入招標。

業主須於批出資助3個月內委聘檢驗人員招標,估計可令整體時間縮短至約15個月。而截至今年1月,全港有2,700幢尚未遵辦驗樓通知的樓宇,當中去年底有兩宗被罰數千元。

發言人認為,該兩宗個案罰款金額與最高罰則有一段距離,局方正檢討建築物條例下違反驗樓通知的罰則,包括提高罰則及簡化檢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