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鳴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繆民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麥秋娟。見佢聲色性情堪讚美,更兼才貌兩雙全。今日天各一方難見面,孤舟岑寂,晚景涼天。夕陽對住雙飛燕,斜倚篷窗思悄然。……」
龍年來臨,腦海閃過的是「龍舟」。這不是端午節的「龍舟」,而是《客途秋恨》的「龍舟」,上文所引就是為首一段。這對老一輩的廣東人,已是耳熟能詳。我並不是愛唱者,而是研究廣府說唱文學者。
所謂「龍舟」,據葉春生《嶺南俗文學簡史》說,「龍舟,又稱龍舟歌,是廣府民間說唱的一種形式,產生於明代末年或更早一些時間,盛行於清代中葉以降,是粵方言區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歌謠之一。」又說:「龍舟又名『乞兒歌』、『盲妹歌』,因為解放前這類民間藝人生活貧苦,地位低下,他們手持木雕龍船杈頭(即『龍舟』),穿街過巷,沿門賣唱,以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故此被人稱為『斯文乞兒』,而唱這種歌的藝人又多為雙目失明的女子(俗稱盲妹),因此得名。又一說龍舟歌原為『蛋歌』,是水上人家傳唱的一種歌謠。他們長年泛舟江海,以舟為室,又敬奉龍神、龍母,自稱龍戶、龍人,所以他們的船隻就稱為『龍舟』,他們所唱的歌就叫做『龍舟歌』。其實此二說並無矛盾,可視為『龍舟』得名的兩個原因。」
龍舟沒有音樂伴奏,是一種吟誦式的歌謠。演唱時敲着小鑼鼓,按着節奏,搖動木雕龍舟,開腔而唱。《客途秋恨》唱出妓女麥秋娟的愛情故事,全曲一千五百餘字,情調纏綿,文字綺麗,尤其是夾有粵語辭彙,廣府人聽了,更覺親切。
葉春生將龍舟歌與木魚歌分開而論,但據譚正璧、譚尋父女的研究,木魚歌是粵語民間說唱文學的總稱,它自產生到發展宗支龐雜,因而有多種名稱、多種形式。「最早的分類如《廣東新語》所說的『連昌宮詞』、《琵琶行》等至數百言、千言的,就是我們所稱的『龍舟』;如元人彈詞曰某記、某記寫小說故事的,就是我們所稱的『南音』;其『短調情歌』,就是我們所認為是木魚的始祖原始民謠民歌。」1990年代,我攻讀博士,決定研究三及第文體,切入點就是木魚書,便採譚氏父女之說,將它作為龍舟、南音等說唱的總稱。不過,我只是研究它們的「文本」,從中探尋三及第的起源,至於「總稱」云云,卻沒深入地鑽研。
當年那股熱情,現已冷卻下來了。
寫此文時,臘鼓頻催,寒風徹骨,音樂傳來,「聲聲似解相思劫,獨惜心猿飄蕩向那方尋?又話苦海濟人登彼岸,做乜世間留住個的情根?風流五百年前債,結成夙恨在紅塵。」
現時還有手持龍舟的藝人,在唱《客途秋恨》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