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跨境網購平台快速發展 商品豐促銷多配送快受青睞
隨着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享受一鍵下單且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多項調查顯示,網購中國貨越來越受歡迎,而去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地。中國電商物流平台也逐漸呈矩陣式發展態勢,商品種類豐富、促銷多、配送快等受到海淘消費者青睞。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據中國海關測算,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增速可觀。日前,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跨境電商的主體在不斷增長。初步統計,現在全中國有外貿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64.5萬家,其中跨境電商主體超過10萬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支力量。」
韓國:中國成電商進口最大來源
韓國統計廳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源自中國的跨境電商進口額超3.2萬億韓圜(約171億元人民幣),同比激增121.2%,比重佔韓國整體跨境直購額的48%。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國。
從韓國消費者使用跨境電商網購的商品類別具體來看,運動娛樂用品的增幅高達六成以上,其次,服裝時尚類和生活及汽車用品類的直購金額也出現三成至四成的增長。中國跨境直購市場快速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在韓國高物價的背景下,兩家中國跨境電商平台通過直接連接中國賣家和韓國消費者的方式,提高了價格競爭力。此外,商品種類豐富、促銷活動多樣、配送時效快、免費退貨、全額退款保障政策等受到韓國海淘消費者青睞。
越南:海淘運費比寄本地還低
新加坡《商業時報》近日報道稱,許多在科技、時尚等領域嶄露頭角的中國品牌對人口眾多的東南亞頗具吸引力。來自極兔快遞的數據顯示,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國貨美妝等中國新興消費品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備受歡迎。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稱,網購中國貨在越南越來越受歡迎。住在胡志明市的武氏秋香網購了化妝品、手機配件、家用器皿等中國產品。她從中國電商處購買的一個2.5公升電水壺,運費竟然比在越南本土購買還少。有運輸公司透露,春節來臨前,一些公司還特地派員工到中國尋找倉庫。一名專賣中國貨的電商表示,一般在河內的顧客下單三天內就可收貨。
俄國:手機平板智能家電受捧
當前,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用電器等日益受到俄羅斯消費者青睞。據俄電子產品和家電零售商M.video-Eldorado集團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品牌在俄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佔比超過75%。
據俄羅斯dzen網2月1日報道,2月1日至17日,阿里速賣通在俄羅斯推出促銷活動,有成千上萬的產品迎來最高可達70%的折扣,商品範圍涵蓋智能手機、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工具、衣服等等。
多平台春節物流不打烊
京東方面表示,2月1日旗下跨境電商出口平台——京東全球對海外市場的布局進一步拓展至24個歐洲國家。該公司近日還與英國最大包裹投遞商之一Evri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打造覆蓋中英的雙向物流服務。針對美國市場,該平台還將進一步升級美國大件卡派服務。在春節期間,保稅倉、直郵倉等將保持常態化運營,將全球貨物高效「引進來」「送出去」。
《環球時報》報道稱,春節期間阿里旗下物流公司菜鳥將使用500架次包機飛往全球,包裹將通過海內外100多個口岸的智能清關系統。此外,菜鳥保障速賣通23國跨境快遞時效不降級,海外消費者春節下單物流照常派送。
「中國電商物流平台正在快速發展,它們成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德國《商報》1月29日稱,獨家數據顯示,四分之一的德國人已經在中國電商平台購過物。後者繞過大量中間商,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中國電商平台在海外努力縮短交貨時間,加深與當地郵政和快遞公司的合作,重點改善「最後一英里」的送貨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