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在港人正流行周末北上的熱潮下,上個月底剛剛結束的香港寵物展,卻收穫了「旺丁又旺財」的盛況。這個擁有18年歷史的「老展」,今年創下了規模最大、展位最多的歷史紀錄,足足650個展位,超過200家參展商,4天吸引客流30萬人次,且都是購票入場,非常有誠意。有商家直言,今年生意是史上最佳,比往年好了至少兩成。

香港展會的盛況並不是孤例。這幾年,被稱作「它經濟」的寵物經濟,正在全球尤其是東亞持續火熱,成為經濟大蕭條下增長勢頭最猛的藍海。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寵物市場規模按年增加8.1%,而內地2022年的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達到30%。

寵物消費高速增長的背後,逃不過兩個原因:要麼是寵物多了;要麼是寵物主更捨得花錢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

先說「寵物多了」,這裏有着更耐人尋味的內涵,那就是很多年輕人正選擇養寵物而不養孩子。尤其在生育率一地比一地堪憂的東亞,雖然住得普遍不寬敞,也沒有歐美國家歷史悠久的養寵文化和習慣,但近年韓國、日本的貓狗數量已經超過小孩;台灣地區的新增寵物數量也已經超過了新生兒。至於中國內地,「不婚不育保平安,養貓養狗不養娃」正成為年輕一代日趨流行的生活方式——有調查就顯示,「95後」已經佔據了寵物飼養群體的36.8%,居主導地位。而香港寵物展展方也表示,21歲至30歲的年輕族群以及高學歷、高收入客群正主導寵物行業發展。有趣的是,年輕的寵物主增多,直接導致了寵物經濟火爆的第二個原因——「鏟屎官」們更捨得花錢了。

與隨性、勤儉的父輩們不同,這屆年輕人在對待寵物的態度上明顯更莊重和投入,以至於出現了「寵物擬人化」的大趨勢。原因很簡單,貓貓狗狗在老一輩那裏是「隨便養着玩的小動物」,甚至還肩負着看家護院、抓老鼠的工作期待;而到了這輩年輕人那裏,喵星人汪星人則是「世界破破爛爛,小貓小狗縫縫補補」的精神庇護所。甚至,養貓養狗不養娃,那貓狗就當娃養。有諮詢公司調查顯示,內地有近55%的飼主將寵物視為自己的孩子,27.8%的養寵人群將寵物當做親人對待。給家裏人花錢,有什麼捨不得的?吃穿住行自不必說,不僅要全更要高品質,此外,還有定時體檢、組團出遊、拍攝寫真、參加保險等各種項目,主打一個「人模狗樣」。有調查顯示,香港貓奴平均每月養一隻貓的花銷要近1,500港元。很多年輕人秉持着「窮養自己富養貓」的原則,當真是應了「男人消費不如狗」的段子。

至於為什麼養貓養狗不養娃?有網友總結說:「貓狗每天療癒我,孩子每天焦慮我。」任何社會現象都有背後的深層原因,簡單給年輕人扣上自私的帽子,並不能提高生育率,重要的是解決他們不生的痛點。當環境沒有那麼卷,當世界不再破破爛爛,那自然多多少少也就不用忙着縫縫補補,而有空想想娃的美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