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在2月1日提名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角逐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現時正被審訊,美西方反華政客在這時透過提名為黎智英塑造「悲劇英雄」形象,抹黑詆毀香港法治之餘,更嚴重破壞諾貝爾獎神聖莊嚴的形象。
諾貝爾獎由瑞典化學家、企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旨在獎勵那些在各個知識領域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士。過往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就包括楊振寧、高錕、莫言、屠呦呦等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每一位身上都展示了中華民族求真務實、堅毅不屈的特質,其端正的品格無人置疑。反觀黎智英,他曾觸犯多項刑事罪行,早前就因未經批准集結,以及欺詐科學園而被判監。西方政客企圖把黎智英套上諾貝爾獎光環,是在玷污以往獲獎的一眾偉人,也是在侮辱諾貝爾本人的名聲。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的兩位主席交代了提名原因。首先,他們認為黎智英創立的《蘋果日報》「揭露了政府官員的不當行為,並經常批評政府政策」。這明顯是針對近日黎智英案審訊內容,煽動國際社會敵視特區政府和香港法院,以及為干預香港內部事務製造藉口。
第二個提名理由,是他們認為,自從黎智英被捕以來,香港特區政府「破壞了新聞自由,獨立的新聞媒體都已關閉」。不過,事實是,截至2022年2月,在特區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註冊的本地、內地和海外傳媒機構共有209家,眾多海外媒體駐港辦事處一直如常運作,政客所言全無事實根據。
為黎智英吶喊撐腰,其實只是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險惡圖謀的第一步。在提名黎智英的差不多時間,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還舉行了聽證會,邀請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發言。羅傑斯在會上發言,指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將進一步加劇侵蝕香港的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監禁黎智英是中共迫害人權的象徵」。
香港特區政府剛在1月30日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公眾諮詢,美國政客就在此時急不及待搭台聚眾進行詆毀,企圖煽動國際社會和香港市民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產生質疑,再把黎智英塑造成所謂「國安法下受害人物」的形象,企圖「一箭雙鵰」。面對來勢洶洶的抹黑攻勢,特區政府成立「應變反駁隊」,可見是有其理由的。
事實上,諾貝爾和平獎設立以來,得主的成就參差不齊,他們獲獎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其公信度時常受質疑。例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主辦單位表示,奧巴馬是因為「作出非比尋常的努力,強化國際外交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而獲獎,但當時奧巴馬上任不到一年,國際社會都感到意外,輿論紛紛對奧巴馬獲獎表示有所保留。諾貝爾本人在有關諾貝爾和平獎的遺囑中這樣寫道:「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請問黎智英符合哪項條件?和平獎設立的初衷是神聖的,也是嚴肅的,如今美西方勢力卻把和平獎作為政治操弄工具,實屬可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