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隱署搜六處所 籲港人保護好個人生物資料
無論是指紋、DNA,還是眼睛虹膜信息,都是重要敏感個人資料,一旦被不當使用或外洩會帶來嚴重後果。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現一個名為「世界幣(Worldcoin)」的加密貨幣公司,在香港要求參與者掃描個人虹膜信息以獲取註冊身份。由於收集和處理虹膜信息涉及嚴重個人資料私隱風險,可能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公署主動開啟調查,並於昨日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六個營運點,要求營運者交出文件資料。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呼籲市民對「世界幣」項目提高警惕,小心保護自己的敏感個人資料,切勿隨便參與一些收集敏感個人資料的活動,包括虹膜掃描等生物辨識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網上資料顯示,「世界幣」 是一個在2020年展開的加密貨幣項目,聲稱目標是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全球適用的個人身份識別系統(World ID)、全球性通用貨幣Worldcoin,以及連接身份識別與通貨的電子錢包(World App),又稱該項目創建一種基於生物特徵的身份驗證系統,用以分辨AI(人工智能)還是真人,目的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公平地獲取他們的數碼加密貨幣份額,防止濫用和詐騙云云。
獲註冊身份及虛擬貨幣
根據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早前收集的情報得知,參與「世界幣」項目者需要讓有關機構透過虹膜掃描收集其虹膜信息,藉此獲取註冊身份(即 World ID,「世界幣」稱之為一本數字護照),並可免費獲得虛擬貨幣「世界幣」。
私隱專員鍾麗玲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虹膜信息是生物辨識資料之一。一般而言,生物辨識資料是獨一無二及不可改變的,可被視為敏感的個人資料。任何人士或機構作為資料使用者在香港收集、持有、處理或使用個人資料時,必須遵從《私隱條例》及相關保障資料原則的規定。
私隱專員公署注意到「世界幣」去年12月在香港由一個營運點增加至五個營運點,目前仍有四個營運點,部分營運點可以收集虹膜信息。公署關注到「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涉及嚴重的個人資料私隱風險,並相信有關機構收集及處理敏感的個人資料的情況可能涉及違反《私隱條例》的規定,為保障市民個人資料私隱,公署依據既定程序主動啟動對「世界幣」的調查。
公署人員昨日行使《私隱條例》權力,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六間分別位於油麻地、觀塘、灣仔、數碼港、中環及銅鑼灣的處所調查,並要求營運者交出相關文件和資料。
調查收集目的期限與參與人數
私隱專員公署高級個人資料主任盧迪凡表示,暫時沒有收到任何有關「世界幣」收集個人資料的投訴。公署就「世界幣」收集參與者虹膜信息的調查範圍,包括收集生物辨識資料的合法性;收集程度及目的、如何使用,將會披露或轉移予哪些人士或機構;保留生物辨識資料的期限、保障生物辨識資料所採取的安全措施,以及負責人背景資料等。
盧迪凡表示,公署無權禁止「世界幣」繼續營運,是次調查的方向之一是香港有多少人參與。公署會繼續進行調查,當有結果會進一步公告。
公署呼籲市民切勿輕易參與收集敏感個人資料的活動,在提供個人生物辦識資料前要提高警惕,小心考慮有關機構收集生物辨識資料的合法性,收集程度、目的、用途及保安措施等問題。若市民就「世界幣」對其個人資料的收集、持有、處理或使用有任何投訴,或可就「世界幣」項目提供資料,請盡快聯絡私隱專員公署(電話:2827 2827、電郵:complaints@pcpd.org.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