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林慧虹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銀行公會將從加強對外推廣香港、拓展灣區業務、促進金融創新等多方面着手,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角色。國家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多優質金融資源匯聚香港,對香港金融業發展、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重大利好。香港要積極作為,優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爭取國家對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更多支持,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貢獻國家金融強國建設。

去年11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對金融強國作出深入闡釋。國家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擴大開放是必由之路,這對香港發揮獨特優勢,提升互聯互通機制、搞活金融市場是重大利好。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首次將上海和香港並列,提出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少位專家指出,國家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香港金融發展的三大機遇:一是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二是中央將推動更多優質資產匯聚於香港,包括引導優質中資企業赴港上市、發債等,豐富香港市場的投資產品,為海外資金持續輸送優質資產;三是國家支持在財富管理、養老健康、不良處置等領域具有明顯特色和專長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興業,香港作為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海外金融機構「引進來」的樞紐將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經濟疫後穩步恢後,特區政府頻頻出招全力拚經濟。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林慧虹表示,銀行公會將加強四大工作重點,多方助鞏固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一是加強對外推廣、加強國際聯繫,今年將重點加強與東盟市場合作;二是拓展灣區業務,提升互聯互通機制,配合理財通、跨境資本與人才流動、跨境數據流通,及促進綠色及氣候轉型融資標準共識等,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三是善用科技保障消費者和投資者;四是支持金融科技發展,支持研究發展數碼資產等。

香港作為聯通內地、亞洲以至世界資本市場的重要樞紐,國家金融開放加速推進必然帶來巨大機遇,香港銀行業更要主動出擊,一方面竭力拓展與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關係,吸引新資金、開拓新市場,過去一年,行政長官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其他特區官員以及「香港隊」的成員多次出訪中東、東盟地區,亞洲首隻沙特阿拉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掛牌上市,讓本地和國際投資者看到香港金融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增強與內地各省市的金融交流合作,抓住內地大循環的機遇,加強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事實證明,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