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技術方案檢測脊柱側彎,精度已完全不亞於X光機。圖為鄭永平教授在為個案做檢測。 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中慧醫學成像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孟強展示脊柱側彎檢測技術平台和設備。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三維超聲成像技術 替代X光掃描檢測金標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香港理工大學鄭永平教授團隊,全球首創將診斷心臟、肝臟、腹中胎兒等軟體組織的超聲技術運用於骨組織檢查,在脊柱側彎的篩查、診斷和追蹤中取得巨大成功。9日,由粵港澳三地共同主辦的2023年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下稱「灣高賽」)頒獎大會上,這一 「基於三維超聲成像的無輻射脊柱側彎檢測系統」的項目(下稱「ScolioscanR」),從800餘個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在賽事最高的10個金獎中佔有一席之位。目前,該項目已經獲得逾一億港元的融資,透過「灣高賽」等平台,正在國內外全面與醫療機構合作,逐漸替代X光掃描這個檢測金標準,未來還有望將這套技術和方案服務於基層醫療。

全球有數千萬人困擾於脊柱側彎問題,而中國就有500萬名患者,其中又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且呈快速增長趨勢。脊柱側彎給患者的成長帶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創傷,是一個困擾全球的社會難題。X光檢測是篩查和診斷脊柱側彎的金標準,越早診斷治療效果越好。然而,由於檢測過程中存在輻射,特別是反覆檢測,研究表明對少年兒童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可能造成終身遺憾。

精準尋找標誌點 持續攻關20年

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創始系主任鄭永平是全球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領域頂尖專家,早在二三十年前,他就將工程學與醫學結合,組建不同學科團隊,着手探索超聲成像技術篩查和診斷脊柱側彎。研究成果逐漸累積,並在近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很快便註冊中慧醫學成像有限公司,着手市場化落地。

團隊成員之一、中慧醫學成像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孟強介紹,該項技術的突破性有三方面,包括精準的空間定位技術、AI圖像分割技術和三維超聲脊柱側彎評估技術。

「比如切割出來的圖片有很多標誌點,裏面有大量的垃圾信息,要精準尋找到標誌點,單單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就持續攻關20年。」孟強說。

手持式設備 20秒左右完成診斷

如今,該項目技術方案檢測脊柱側彎,精度已完全不亞於X光機。在操作上,X光機需要專門設立一個專用操作室,而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ScolioscanR項目只需要一個大小與家用吹風機相若的手持式設備,再接入PC電腦與軟件連接,20秒左右即可完成診斷,十分便捷,即便在家用場景使用亦不存在問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方面,該技術方案實現了零輻射,這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根據丹麥的一項研究,脊柱側彎病人在青春期因為診斷和治療期間平均使用16次X光檢查,25年後相比同齡人癌症發病率高出4.8倍。

已在多國投入試用 超聲檢測只需百元

孟強介紹,傳統X光檢測,單次費用在三五百元人民幣,而他們超聲檢測只需要100元左右。對於需要多次覆診的患者來說,亦減輕了經濟負擔。

該項目產品在業界面世後,得到廣泛認可,已在多國投入試用。在國內,包括廣東省新苗脊柱側彎預防中心在內 的公益合作方,已經對近百萬少年兒童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獲得高度評價。

孟強介紹,除了城市大型醫療機構,該項目未來可拓展至教育、基層醫療乃至體育訓練等多領域。「每個學校都有校醫、體育老師,內地亦有大量的鄉村醫生。目前,我們仍在融資,相信不久的將來,村醫、校醫也可用上我們的成果。」孟強說。

孟強援引鄭永平教授的話指,過去數十年,我們科研人員所做的很多研究,都是在追隨國外同行,別人做了一二十年的工作,我們在別人的基礎上再做。

「我們中國人能不能做一些引領世界潮流的事情,不讓別人牽着鼻子走,而是我們反向『卡脖子』。這是我們團隊的思考,並為此孜孜不倦開展科研攻關。如今取得一些成績,我們也很自豪。」孟強說。

孟強亦特別推崇內地和特區政府對創科的支持力度。比如,團隊在全球布局了100多項專利,每年專利費便達數百萬元。在特區政府政策支持下,一半以上的專利費獲得政府專項報銷,大大減輕了團隊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