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實驗設定

記憶是如何儲存與形成的?睡眠與記憶有怎樣的關聯?這些都是賴秀芸關注的研究問題。作為專研神經科學的學者,她從細胞層面,研究記憶如何在腦部神經落下痕跡並儲存,並透過睡眠研究等角度,揭示其中的科學奧秘。

「當我們學習新事物,很快能記住,也會隨着時間流逝慢慢遺忘。而學習本身依靠聯繫,在大腦結構上體現為神經元細胞間的彼此溝通形成突觸(synapse),以形成長期記憶,並在腦中留下記憶痕跡(memory trace)。」賴秀芸解釋,科學家相信記憶是通過神經細胞間的「連接點」突觸來進行儲存,而在每個單一的神經細胞,其樹突(dendrites)分支上生出許多小小的棘狀突點樹突棘(dendritic spines),則負責接收神經信號,並負責神經元與神經元間的溝通。

樹突棘生成減少 影響學習記憶儲存

賴秀芸表示,老鼠或人在學習新東西和成長發育時,大腦都會生成非常多樹突棘。不過,當由青少年期進入成年期後,樹突棘會慢慢減少,又或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的無用樹突棘亦會消退,「因此樹突棘的生成與減少,對學習與記憶形成儲存有很大影響。」

為搞清楚記憶如何在神經細胞上落下痕跡並能夠儲存,賴秀芸對利用轉基因小鼠進行運動學習睡眠實驗,這種小鼠的神經元可表達熒光蛋白。她讓小鼠在不停轉動的長型圓軸上訓練跑動,在結束運動後將小鼠們分為兩組,分別進入睡眠或保持清醒,並通過雙光子成像顯微鏡,更細緻地觀察小鼠大腦運動皮層上發光的熒光蛋白,並監測樹突棘在運動和睡眠中的變化情況。

「我們發現,小鼠在運動學習中大腦運動皮層上會生長出許多樹突棘,並且針對不同類型的記憶,神經元中的樹突棘會產生不同分支(branches),不同類型的記憶會分別儲存在不同的樹突棘中,不會彼此干擾。」有趣的是,被剝奪睡眠的樹突棘生成數量,要遠遠少於有充足睡眠的小鼠,而被剝奪睡眠的小鼠,亦無法將不同類型記憶分開儲存在不同的樹突棘分支上。

賴秀芸指,大腦有不同功能的腦區,而無數記憶片段就儲存在這些腦區。「就比如你聖誕節去日本旅行。旅途中吃了什麼、聽到什麼聲音、對外界感受的溫度、氣味、見了哪些人等,這些記憶片段都會分開儲存在不同的腦區,且腦區間彼此亦有聯繫。」

不僅如此,賴秀芸亦發現,經運動訓練完後充分睡眠的小鼠,在深層睡眠時,大腦運動皮層的腦細胞活躍,使得小鼠睡前的學習任務再激活,並促進腦神經元樹突棘的生長,並在小鼠醒來後關於該項運動學習的記憶與能力得到鞏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