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 李婉茵

2023年步入尾聲,本年是「疫後新開始」,「復甦」為主旋律,各界積極部署未來得以長促蓬勃發展的策略和措施。回顧房地產行業,受加息的宏觀因素影響,即管措施多元,但對於激活市場,仍未立竿見影。然而回顧過去,總結本年五大行業上的焦點布局,展望將來,仍可盼來年隨宏觀經濟逆轉,市道驟然復甦。

加息阻礙物業及土地成交

全球房地產市道,今年繼續受宏觀經濟的加息影響,美聯儲在本年8次議息會議中,進行了4次加息,各加0.25厘,另有4次維持不變,最終拍案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厘至5.50厘區間不變。高昂息率驅使資金流向更趨保守,同時借貸成本的增加,亦導致房地產行業活動整體成交淡靜,翻看田土廳數據,直至本年12月22日,香港整體物業註冊量僅57,342宗,達去年約96.6%水平,整體宗數為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最低。隨着美國經濟氣氛回暖,以及美聯儲連續兩次利率不變情況,市場普遍預測來年第三及第四季,將累計減息0.75%至1%,風險資產將得以受惠。

土地供應的焦點,今年錄下供應史上最多官地流標次數的一年,多達6個項目流標,而成交個案不少亦低於市場估價,例如旺角洗衣街的商業地,主要因為大型發展商面臨包括住宅一手市場反應淡靜、不少貨尾單位積存、未來兩三年供應多、高息加重資金成本,以及某些地皮發展時間長,繼而增加風險因素等壓力。本財年土地收益至目前,連補地價僅145億,僅達全年目標850億元17%,情況嚴峻。惟隨着來年息口有機會回調,土地價值或有變化,惟特區政府仍需適時檢討目前地皮限制,欠缺靈活的風險,以及就新發展區加快基建配套,不然流標情況有機會常態化。

利好樓市政策密集出台

儘管房地產市道今年歷經風霜,惟港府仍針對性在「高才通」及「減辣」措施上部署兩大焦點政策,並漸見成效。其中「高才通」彌補人口流失,計劃在今年首11個月,已錄得近4.7萬宗獲批個案,專才一般具相當經濟及文化背景,成樓市主要購買力及租戶群;加上新一份施政報告承接去年「永居後退稅」安排,今年「先免後徵」的稅務安排,鼓勵外來專才留港長遠發展。雖然專才置業會成為來年樓市的新助力,但整體樓市仍取決於息口走勢,高力預計住宅價格2024年仍有5%至10%的下調空間。

新發展焦點方面,「北部都會區」無疑是未來十年香港創新發展、產業升級及融合國家大局的重中之重。現時焦點在政府如何精簡安排棕地回收,以及有效安置目前的作業人士;另一邊廂,就土地行政的靈活措施,如何製造政策誘因予目標企業進駐,以作為區內領頭的驅動力,值得研究;最後,為達成深港緊密合作,至關重要的「新田科技城」其相關基建配套亦適宜加速發展,配合雙邊步伐,便利人員通勤,以產生協同效應。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