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統不單能模擬城市級山泥傾瀉全過程,亦能預測當山泥傾瀉等災害發生時,市民的臨災反應及交通狀況。 科大供圖

極端暴雨頻繁襲港,加劇山泥傾瀉的發生幾率,以今年「9·7暴雨」為例,耀興道發生的山泥傾瀉尤為嚴重。對有人質疑特區政府災情防治工作成效不彰,張利民認為,與15年前類近的超強暴雨相比,今次暴雨引發的斜坡安全問題其實已有明顯改善,可見高風險斜坡治理工作具一定成果。

較08年雨災表現佳無傷亡

張利民解釋,若將今年「9·7暴雨」的山泥傾瀉數據與香港上一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時相比,會發現本港斜坡安全已有不少進步:「2008年6月7日,天文台錄得約300毫米總雨量,約360宗山泥傾瀉報告,並有兩人身亡,唯一通往機場的北大嶼山公路一度封閉約16小時,通往大澳的陸路交通更需約兩星期才能恢復,本港廣泛地區受災。而本次『9·7暴雨』更加嚴重,一小時雨量打破了1884年天文台開台以來的紀錄,最終有約190宗山泥傾瀉報告,無人命傷亡,一些非主要道路需封閉一至兩日,大部分市民生活一兩日已回復正常。」

張利民提到,專責斜坡整治的土力工程處,一直有序鞏固不合標準的政府人造斜坡,到2010年,大多數如影響醫院、學校等高風險政府人造斜坡已完成鞏固,大幅降低香港整體山泥傾瀉風險,同年開展的「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亦把工作擴展至緩減天然山坡山泥傾瀉風險,並繼續鞏固其他中等風險人造斜坡。目前,全港登記人造斜坡多達6萬個,約三分一是私人斜坡,他認為除了政府需要繼續努力維護斜坡安全外,私人業主亦必須定期維修自己負責的斜坡,尤其不能未經批准進行土地平整工程或違規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