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尼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
區議會換屆選舉結束,候任區議員培訓工作亦已進行,區議會在重塑後將回歸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初心,譜寫良政善治的新篇章。不過,如何確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推動特區優質民主和良政善治,踐行社會責任,成為對區議會工作的嚴正考驗。
新一屆區議會通過分區直選、地委會間選、委任產生,以及加上當然議席組成,着力提高地區治理水平,全面反映民意、體現均衡利益、配合政府施政,再而發掘、認知和破解社會的深層矛盾和潛藏隱患,發揮應有的實幹性和建設性,展現能擔當、善作為、辦實事、貼地氣的問政新風尚。
完善選舉制度圓滿收官,「愛國者治港」原則全面落實到特區治理的不同層面,既將反中亂港者排拒在治港門檻之外,更改變貽禍多時的泛政治化、劣質選舉文化、惡性內訌撕裂等亂象。但要指出,內外反對力量仍在勾結,「軟對抗」也未停,更屢給政府挖坑扯後腿,催迫大家堅決恪守「愛國者治港」原則,嚴懲假「民主」之名、行反中亂港之實的歪邪。
一個民主制度好不好、一次選舉活動成功與否,不應以投票率高低為衡量,而是應着眼於能否切合社情實況、能否解決現實問題、能否選賢舉能辦實事。既是新制度、新區會、新議員,自當有相應的新視角、新作為,不容再片面盲從西方的所謂議會民主,而應實事求是從「一國兩制」出發,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塑長遠發展策略。回溯由亂到治的歷程,應知只有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才能走穩走好優質民主、優質管治的發展路,才能落實全過程真民主、好民主,才能為由治及興提供堅實的政治護欄。
作為非政權性區域組織,作為政府與市民溝通、政策服務互動的橋樑紐帶,區議會應如何落實雙向負責?應如何更好發揮治港的力量和價值?當然需行而不輟、敢於擔當,勇當愛國愛港的表率,通過服務和行動,協助提升地區的治理和服務質素,並要將其地區工作和建言規範化、透明化,供政府參考,向市民交代。
至於造福社區方面,最大的民心是民生,而能否上下同心、實現高效管治、推進凝聚共識、同解深層次矛盾、共建更美好明天,亦是區議會的關鍵任務。區議會要把更多高素質、多元化、專業化、年輕化的聲音和創見帶進地區治理之中並且深耕扎根,為市民辦實事,為社區謀福祉。
民生無小事,民生政策要落實到位,後續影響要實在深遠。政府要協助區議員建立地區服務和人際關係網絡,方便區議員作自我反思和加強其社區聯繫,提升地區服務績效。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設立一套以服務個案和解決方案為本的地區管理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各項地區服務的統一性、整體性及績效表現。這就更能讓香港市民分享到新選制的紅利,推動人心回歸,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