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球氣候變化伴隨着的極端天氣,導致世界各地天災愈見頻仍,嚴重威脅每個人的財產以至生命。即使像香港這樣的現代化城市,今年夏天接連受強烈颱風及世紀暴雨衝擊,也一度面臨莫大困境。

面對形形色色的災害,全人類都嚴陣以待。本月舉行的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便通過歷史性協議,首度落實推動從化石燃料過渡其他類型能源,希望能更有效減碳減排。而同一時間,人類亦需要活用科技積極預防、緩減和應對災情,避免更多人陷於水深火熱的危難之中。香港文匯報推出系列報道,探討香港科研人員如何結合創新研發及先進科技工程,對抗火、風、水、土等相關災害,以科學力量守護大眾。

香港每年都會迎接颱風季節,其中今年的「小犬」和「蘇拉」便分別達到九號及十號風球,不但擾亂市民的日常生活,更為社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為應對複雜城市環境面對極端風暴帶來的風險,香港理工大學學者倪一清領導的團隊今年獲研資局近5,000萬元撥款支持,針對沿海城市高層建築的抗颱風問題,開發實時城市颱風風險預警和管理「INTACT」系統。他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分享指,項目會設計出一個框架,能夠通過稀疏測量有效及準確地評估湍流,並量化複雜城市空氣動力學引起的風險,更可為城市復原力進行定量的韌性評估,從而更全面的預視風災對關鍵建築物構成的潛在風險與後果,防患未然。

採訪:姜嘉軒、王鼎煌

拍攝:郭木又、王鼎煌

剪輯:融媒組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