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講了不少次看電影來學英文,今天要升級,看看我們如何和他人聊電影。不過講的只是日常溝通,可不要學一文便變了影評人(movie critic)或者電影學(cinematology)專家。

與一位新認識的同學和朋友,找一部電影一起去看,或者在咖啡室拿部戲來作話題,禮貌上,我們問一下別人喜歡哪一類電影類型(genre)。Genre讀起來有點似「渣華」,因為這個字是源自法國。大主流是動作片(action movie):科幻(sci-fi)、賽車(racing),當動作片加上群星(all-star)作為演員(cast),票房大賣(blockbuster)好像是必然的結果。

話中有話引觀眾思考

動作片很多時是以視覺效果(visual effect)作招徠,用刺激來得到娛樂。可是有一些要觀眾思考的電影,例如在對話之間是話中有話,隱藏着弦外之音的潛台詞(subtext),雖然我們一般也知對話是dialogue,而如果我們說其中一句台詞很精彩,它們叫lines。在奪寶奇兵中有這句名言,“It's not so much what you believe, it's how hard you believe it”,但一個人的獨角戲讀白是monolog。如果所思的不只是台詞,而是一個主題,它便叫做theme,例如只要不放棄,終於也會成功之類。

有些人喜歡被嚇,所以愛看恐怖片horror movies,所以生化危機之類的喪屍片(zombie)、哈利波特之類的巫術片(witchcraft)、正在上影的吸血鬼船之類的吸血殭屍片(vampire)和哥斯拉類似的怪物片(monster)。不過,一些有要求的恐怖片迷並不接受有突然彈出的jump scare便是恐怖片的說法。

史詩巨著可能血本無歸

近日上映的《拿破崙》有很大反响,這位法國偉人的支持者覺得這部歷史片太失實,卻有電影人說,這不是紀錄片(documentary),它是仿紀錄片(Mockumentary),不要過度解讀。別人的國父級人物,真的不容隨便拿來戲弄。花了很多資金才完成的作品,有些人期望它是一部戰爭片(warfare film),又或是一部史詩(epic)巨著,不曾想它可能是部血本無歸(flop)的電影。

有些人愛看劇情片(drama film),有些人愛看浪漫愛情劇(romance movie),而想輕鬆點的情況下會找愛情喜劇(romance comedy movie)。說到romance comedy,口語上,縮寫是romcom。雖然所有類型的片都可以是部好片,也可包含難忘場景(great sence),但是劇情片比較注重人和人的交流,當然動畫電影便可能是動物之間往來。

戲情(plot)便是電影的主線,用story也可,但是用plot比較好。What's the story of Steven Spielberg's West Side Story,可以理解為這《西城故事》的故事內容是什麼,也可能問為何史提芬史匹堡會重拍這部經典電影。

電影總要有角色(characters),也許你會知配角是supporting actors,而女角是actress(es),主角固然是main或leading actors,而protagonist也常作為主角。

有時候,我們未拿定主意,是否去看一部電影,就要找一些影評來參考一下,但是有些影評不只給你一些概念,還會戲透,有負責任的影評人,會提出事前戲透警告beware spoilers ahead。

◆康源 專業英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