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期間,商湯科技展示了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多個落地應用案例。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湯曉鷗曾在2020年獲Guide2Research評為亞洲排名前五的計算機科學家,而在湯曉鷗的帶領下,商湯科技也做出了不凡成績,數據顯示,自2014年成立至2022年1月,商湯科技已經拿下70多個全球冠軍、800多項AI發明專利。

根據商湯科技的官方網站公布,商湯長期投入於原創技術研究,不斷增強行業領先的多模態、多任務通用人工智能能力,涵蓋感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等關鍵技術領域,同時包含AI芯片、AI傳感器及AI算力基礎設施在內的關鍵能力。

目前,商湯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商湯AI大裝置SenseCore,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及研發體系,推動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根據商湯公布的2023中期業績,其聯合多家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發布了預訓練大語言模型InternLM,成為國內首個超越GPT-3.5-turbo性能的基模型,並在「日日新」大模型基礎上發布了生成式AI產品系列,包括「商量SenseChat」、「秒畫SenseMirage」及」如影SenseAvatar」等,帶動了生成式AI相關收入取得三位數的強勁增長。

公開數據還顯示,2021年商湯科技在港股上市後,取得了多方關注,上市首日,企業市值接近1,400億港元,巔峰時期,其企業市值曾一度超過3,200億港元。截至2023年12月15日收盤,其市值為421.7億港元。湯曉鷗持有的股份市值約87億港元。

上半年實現營收14.3億元 同比增1.3%

在業績方面,2023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淨虧損額為31.4億元,較去年同期收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