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學者倡強化灣區「港口通」「總部通」「科研通」

2023-12-10 04:07:31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9日,中山大學港澳研究40年(1983-2023)暨「港澳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在主旨報告環節中,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方偉晶分享了對香港移民研究的初步調查結果。該調研抽樣調查了2,500名每月至少有兩周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中生活或工作的香港居民,超過一半已移居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人對生活狀況感到滿意,大部分人對內地醫療條件都持正面看法。方偉晶認為,人口遷移直接或間接涉及經濟利益和市場規律,是研究經濟地區發展起源的好機會。

北上港人老一代居多

方偉晶介紹,北上工作的港人中,老一代多於年輕一代。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和香港人互動,其內地工作單位的香港同事佔比相當高,居住的小區亦多數以港人為主,使用的語言基本是粵語為主。他認為,移民是理解大灣區起源和發展的關鍵,其中涉及到人口、組織、環境、科技等元素。下一步需要社會調查來了解大灣區社會整體發展圖景。

打造一體化技術市場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陳廣漢回顧了內地市場開放與大灣區經濟整合的進程。他指出,內地從局部開放到全方位開放再到制度性開放,進一步為大灣區發展形成了與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規則透明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陳廣漢認為,下一步,大灣區應統籌好國家安全與對外開放的關係,探索高水平開放的新領域和新規則。他建議,可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發揮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優勢,打造大灣區一體化的技術市場,促進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要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需要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港口通」「總部通」和「科研通」。他認為,「總部通」可以讓香港的總部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總部實現「資金通」,特別是涉及「資本和結算」先通起來,就如同滬港通、深港通、基金通、理財通、藥械通等「管道式聯通」做法,促進大灣區跨國公司總部之間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