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孿生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虛擬複製品,可以幫助人們全面了解城市的運作方式。網上圖片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子集,正在各個領域和產業掀起波瀾。這種獨特形式的人工智能(AI)能夠分析資料集、識別模式並為大量應用程式產生預測或建議。

AI配合數位孿生 預測城市未來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發展、城市規劃和管理的應用可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智慧城市是利用各種電子方法和感測器收集資料的城市地區,從這些數據中獲得的見解可用於有效管理資產、資源和服務。而將這些衍生數據給予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發揮關鍵作用。

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使用深度學習來分析大型資料集中的常見模式和排列。在學習中理解了這些模式後,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可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輸出文字、圖像或程式碼。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有關交通模式、環境問題或能源消耗的數據,然後產生提高效率或永續性的建議。模型更可以透過現時城巿規劃的數據,預測類似香港九月發生的暴雨可能會面對的災害。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可以協同模擬智慧城市中的災難,從而增強其準備和回應能力。數位孿生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虛擬複製品,可以幫助人們全面了解城市的運作方式。並可以根據對各種城市系統的即時洞察來預測自然災害的影響。

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分析來自數位孿生的數據,以產生優化緊急應變的建議,通過不斷地學習並創建模型以預測和模擬一系列可能的災難場景。這使得城市官員能夠直觀地看到災難的潛在影響,並就資源分配、疏散路線和其他必要措施做出明智的決策。

這些模擬可以根據新數據和不斷變化的條件不斷更新和完善,確保城市為任何災難做好盡可能的準備。透過數位孿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結合,智慧城市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應對災害,還可以規劃和建造更能抵禦未來災害的基礎設施。

城市「更聰明」 盡早改善服務

上海數位孿生提供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全面、三維數字表示,包括交通、能源、水和環境系統。 這個虛擬城巿包括 20 多個地標建築和城市的其他方面,如建築物、道路和綠地,是使用演算法生成的。

這種數位孿生可以透過模擬不同的場景、規劃發展和近乎即時地監控交通流量來預測城市的未來。 透過分析這些數據,城市規劃者可以預測基礎設施變化、人口流動甚至自然災害的影響。 這使他們能夠主動管理和增強城市,改善服務,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的負面影響。

此外,數位孿生系統不斷更新數據,使其能夠密切反映現實並提供有關城市未來的最準確和最新的預測。 這項技術極大地幫助了城市管理,並為塑造上海等智慧城市的未來提供了一個有前途的工具。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發展的應用正在徹底改變規劃、開發和管理城市空間的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潛力是巨大且多樣的,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值得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顯著改善城市生活,使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 黃衡哲(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副會長)

簡介:本會培育科普人才, 提高各界對科技創意應用的認識,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性及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創意活動 ,詳情可瀏覽www.hknete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