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年輕時讀過屈原的《離騷》、《天問》、《橘頌》,今天能重溫經典,徜徉在典籍的海洋,不亦樂乎。無綫電視每周六播出《典籍裏的中國》,讓讀書讀得不夠深的我們,簡直着了迷。
《尚書》、《史記》、《本草綱目》、《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如雷貫耳的中華經典,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加以戲劇、影視文化的表現手法,觀眾在主持的引領下,穿越時空,和司馬遷、李時珍、孔子、孫武、屈原等對話,探討他們的智慧,經歷他們的心路歷程;同場還有學者用深入淺出的解說和點題,讓觀眾讀懂中華典籍的精髓。
這節目是中央台的重本之作,參與的都是極有分量的製作人、學者、演員和主持人,令我們驚喜的是,香港演員吳鎮宇和湯鎮業,與內地多位一級演員並列,演出其中的經典人物,吳鎮宇演繹孫武,「孫子兵法」其中的「重戰」、「慎戰」思想,在「戰意甚濃」的今天,很有啟發。
看《論語》,重溫了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上述節目中,有更深刻的描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好學、講禮、重情、守法、有道義,都早已根植我們的生活實踐中。
此刻,一項以《論語》為題的徵文比賽也走進了我們的視線,「世說論語全港學界徵文比賽」,面向大學、中學、小學,以《論語》為題,抒發日常生活中的啟發和實踐,勝出者除了得現金獎外,還可以獲邀出席北京頒獎禮,感受歷史古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京。
是項比賽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和「超藝理想文化學會」主辦,《論語》在中國經典中,文字相對簡單,但內涵十分豐富易懂,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是容易入手的起點。「世說論語全港學界徵文比賽」,傳承中華文化,值得學校推廣和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