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日前在「香港財經論壇2023」致辭時表示,香港要堅持國際化特色,更好發揮國際化優勢及善用國際化平台。香港是細小外向型經濟體,國際化一直是賴以成功的關鍵因素,現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香港國際化的角色更加重要。

鄭主任就香港國際化分享的三點看法,第一,堅持國際化特色是香港揚名立萬的成功密碼、信心之源。往來無障礙、文化無隔閡、財富通四海,這種國際化特色是香港最鮮明的標識,是香港作為中國式現代化超級聯繫人的關鍵所在,面對任何風浪挑戰都不能變也不會變。第二,發揮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由治及興的必由之路、康莊大道。香港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更好發揮國際化優勢。香港是中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香港國安法的加持有效堵塞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漏洞,成功保護最大的公眾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三,善用國際化平台是香港服務國家的優勢所在、貢獻所在。中國式現代化萬馬奔騰、一往無前之際,香港運用好國際化平台,是服務國家、發展自身的切入點,應全力爭取加入RCEP,在國際舞台上進一步作出香港貢獻;應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服務國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更加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應該更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香港所長,創造香港財富。

事實上,香港要穩定發展,必須繼續走國際化的道路,當中重點是「國際」兩個字,實際工作就是「引進來」及「走出去」。

力吸海外投資者 把握中東及東盟機遇

在「引進來」方面,必須身體力行,以行動說好香港故事,例如吸引海外企業高層來港,感受香港的獨特氛圍及營商環境,從而投資或加碼投資。每年香港均有不同範疇的金融、創科、文化及經貿相關的高峰論壇,吸引數以千計的投資者或項目擁有人參與,尋找機遇。

另一方面,我們亦要「走出去」。隨着疫情結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後帶團出訪中東及東盟,香港不同商會亦先後到內地及海外國家考察,物色商機。以中東為例,在特首訪問團後,不少初創與中東國家的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可以作為中東企業的跳板。

最後,香港要國際化,必須融匯中西,多元包容,才能延續多年來在經濟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