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

李婉茵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

臨近年尾,回顧本年度至今特區政府及一鐵一局的賣地成績,過去 11 個月,共有9個項目推出,僅售出三幅住宅地,成交價共涉逾132億港元,其中有多達6個項目流標,包括三幅住宅官地(赤柱環角道、荃灣油柑頭及東涌第106B區),而一鐵一局分別推出位於小蠔灣的第一期發展項目、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項目第106B區,以及東涌東站亦相繼流標,土地滯銷狀況,響起警號。

再推商業地皮無迫切性

儘管特區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的賣地表中,仍有三幅地皮未推出市場,包括灣仔和金鐘兩塊商業地皮,以及元朗一塊三合一工業用地,其中灣仔和金鐘長遠缺乏新的寫字樓供應,所以兩幅地皮仍具投資價值。

然而,發展商面對高息環境持續,且現時寫字樓空置率高企,再加上2025至2026年將增加近700萬平方呎樓面供應,在投資角度,實在沒迫切性在短期內再推商業地皮,故仍存在一定的流標風險,由此分析,預料特區政府在餘下的時間難以達成賣地目標。

宜因應市況調整賣地優次

其實從上述的土地推售策略可反思,特區政府需要挽回發展商的土地投資意慾,有必要重新審視在現時市況下賣地表的優先次序,例如考慮將商業地最少推遲至下個財政年度才推出市場,一來可避免供應高峰,以影響投資意慾,亦可靜待更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例如息口穩定或有下調跡象時推售,某程度亦可保障珍貴地皮的應有土地價值。

優化審批建造程序降成本

另一邊廂,元朗三合一工業用地,由於將用於容納棕地作業者,有利「北部都會區」收地程序,因此有需要優先處理,以加快該區規劃及發展。

不過,隨着未來有更多新市鎮地皮推出,新發展區的整體規劃及路線圖對吸引發展商參與至關重要。若當區欠缺基建及商業民生配套,發展商須承擔較大的投資風險,在充滿不確定性及高息環境下,發展商自然有較多顧慮,建議特區政府應以減低發展成本為目標,優化審批及建造程序,減輕發展商對建造成本上漲、發展時間延長而導致利息支出大增及風險提高等憂慮,刺激其發展意慾,亦同時需正視賣地底價是否能反映市場現實的問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