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世界經濟當前的發展前景中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中美關係進一步緩和有助於消除一部分不確定性。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美國舊金山(三藩市)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次訪問舉世矚目、成果豐碩、意涵深遠,將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中國經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23年中美元首會晤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了20多項共識,雙方決定加強高層交往,推進並啟動在商業、經濟、金融、出口管制、亞太事務、海洋、軍控和防擴散、外交政策規劃、聯合工作組、殘疾人等各領域的機制性磋商。
成果豐碩 有望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兩國關係的穩定將增強國內外大循環的動力和活力,例如在兩國關係進一步穩定的過程中,中國舉辦了廣交會、進博會等系列世界級盛會,其中就有許多優質的美國企業來華參展,雙方都在盛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可見,中美兩國未來都將會繼續向好發展,也都將從對方的發展道路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動力。
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豐碩,兩國關係有望迎來穩定下來之後的「蜜月期」,此舉一方面能促進中美兩國之間往來,助力兩國經濟向好發展,另一方面還有助於修復全球經濟發展漏洞,並又以修復後的全球經濟發展推動中美經濟發展,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兩國關係有所緩和並呈現樂觀趨勢,並不意味着中美兩國就一定會成為「相親相愛一家人」,畢竟兩國歷史文化不同,社會性質不同,國家立場不同等諸多差異因素,依然可能會出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場面。面對摩擦,我們需要積極面對,既要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還要展現出有效的證據「講道理」,但是絕不會因此有所軟弱。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
本欄逢周一刊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