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預約組團」模式 港澳居民可憑回鄉證報名 最快下月成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港珠澳大橋旅遊試運營將於今年12月中旬開通,屆時將增加大橋海關監管區、口岸限定區域的旅遊功能,港澳和內地居民可以預約參團,經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發,「團進團出」乘坐旅遊專線巴士遊覽大橋,登陸藍海豚島(即東人工島),全程遊覽時間約140分鐘,領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的風采。珠海市方面表示,未來將在總結試運營經驗的基礎上,旅遊團可望擴至從大橋三個口岸出發,進一步提升大橋使用率與「人氣」,推動粵港澳「一程多站」聯遊。
據了解,國務院於今年10月正式批覆,同意增加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區、口岸限定區域的旅遊功能,允許有序開展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發往返藍海豚島旅遊活動。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彭甦24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按照「先易後難、先行先試」的原則,組織編制了《港珠澳大橋旅遊開發實施方案》。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藍海豚島等大橋主體工程範圍內旅遊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珠海九洲控股集團負責旅遊檢查廳及相關配套設施的投資建設,以及遊客組織、客運等工作。客運業務方面,為充分考慮港澳業界的參與意願,九洲控股集團委託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公司提供旅遊專線巴士運輸服務,該公司是粵港澳三地共同投資組建的營辦商。
珠海公路口岸出發往返「藍海豚島」
目前,大橋旅遊查驗監管及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已完成,旅遊安全綜合管理機制已完善,港珠澳大橋旅遊試運營具備開通條件,經與各方協商一致,將於今年12月中旬開通。彭甦透露,試運營期間,旅遊線路限定為珠海公路口岸出發往返「藍海豚島」。根據查驗單位的監管要求,旅遊活動採用「預約組團」、「團進團出」的管理模式。後續,珠海市將在總結試運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三地居民從各自口岸出發遊玩的實際需求,會同三地相關部門積極探索謀劃創新性舉措,為遊客呈上「更安全、更順暢、更精彩」的大橋遊覽體驗。
不屬出境遊 須整團原路按時返回
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政委林美紅表示,試運營階段,大橋旅遊將對兩類人士開放,一是持有效居民身份證的內地居民;二是已入境內地且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的港澳居民。遊客參團進出口岸限定區域時,需要隨身攜帶上述規定證件以備檢查。還值得注意的是,大橋旅遊不屬於出境遊,遊客須整團、原路、按時返回旅遊檢查廳,遊覽結束後如需前往香港、澳門,需經口岸通關大廳按程序辦理出入境手續。
提供講解 全程遊時間約140分鐘
「港珠澳大橋遊全程遊覽時間約140分鐘。」珠海九洲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李文軍介紹,預約成功的遊客可根據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人工島相關指引,自行前往大橋旅遊檢查廳集合,查驗完成整團進入口岸限定區域;乘坐旅遊專線巴士前往「藍海豚島」進行參觀遊覽,車輛途中及展示廳提供講解服務約110分鐘;遊覽結束遊客整團乘坐旅遊專線巴士返回大橋旅遊檢查廳後離開,途中提供講解服務約30分鐘。港珠澳大橋海關關長黃向榮表示,由於大橋旅遊區域位置較為特殊,遊客要配合海關工作人員對行李物品進行檢查,目前島上未設置免稅商店。
行程中,遊客可近距離遊覽「風帆」造型的九洲橋、「海豚」造型的江海橋、「中國結」造型的青州橋三座通航孔橋,還可能偶遇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同時,遊客停留的藍海豚島採用「蠔貝」造型,吸收「騎樓」元素,擁有世界最大的海工清水混凝土建築群。
港珠澳大橋出入境人數持續攀升
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蔣毅透露,深挖港珠澳大橋文化旅遊內涵,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旅遊聯合會、廣深珠、中珠澳、珠中江陽等區域旅遊聯盟,提高大橋旅遊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同時,深化與港澳交流合作,推動旅遊資源要素互通,加強政策協同和資源共享,並借力香港國際旅遊展、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等港澳國際平台,吸引港澳居民和境外遊客,逐步掀起港珠澳大橋旅遊熱潮。
蔣毅透露,隨着出境遊的熱潮持續升溫,港珠澳大橋的熱度異常火爆,遊客通過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的數量持續攀升。據初步統計,今年以來,通過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的遊客的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人次,最高峰單日旅行團數量超過800個,遊客的組團社來源地遍布全國31個省市地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