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半年來地緣政局不穩,市場憂慮影響國際原油的供應面,因而推升油價。 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誠如筆者早前所言,基於目前國際形勢,看油價漲跌,從最基本的供求分析入手,需求方面,乏善可陳。

首先,全球經濟增長缺乏動力,表面上,美國經濟尚可保持不敗之象,但很多人已預測,衰退將在不遠處,難怪已押注於明年第二季減息者,陸續增加,而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央行,其決策者亦小心翼翼,在當前形勢面前,絲毫不敢造次,寧願放棄主動干預,讓通脹自行回落,理論上有個名稱,叫充分收緊,意味着不必額外收緊,其實不外乎是經濟轉弱的確有跡可尋,不用他們多加一腳,以免落人口實,認為央行加息過急過猛云云。

局勢動盪 主導行情

其次,若沿着上述的思路,不難發現,通脹預期既有至得控,雖然未達中長期目標2%之譜,但外界豈有再大舉為通脹預期升溫而押注之理?果如是,反過來,亦不必事先在關鍵或戰略上頗有重要的油價上大做文章,先行押注,反正沒有其他人會一樣行動的話,不易一舉成功。

相比之下,正如之前分析過,只要地緣政局不穩,全球自由貿易受阻,則或多或少會影響油價的供應面,以至油組及其他產油國,亦基於本身利益考慮,有必要限售限產云云。這裏有個重要假設,便是動盪不穩的因素持續。值得留意,近日隨着中美領導人會面後,似才全球各地都陸續有聲音,支持戰場停火,細節可另議,但起碼方向是減輕動盪,如今不只巴以之爭如此,甚至俄烏亦有望朝着停火的方向,如此一來,油組等自然未能盡快決定限售限產,自然對油價帶來短期壓力。

商品期貨 唯快不破

顯然,大家都明白,短期而言,此際高息年代,持有任何資產的機會成本,都不同於在零息時代,任何投資或投機,尤其針對商品期貨等,更要留意,資金進銳退速,兵貴神速,有時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確如是。

另一邊廂,一樣有人會考慮,假如從長遠,甚至非常長遠的角度,是否可以押注於商品期貨,甚至實物商品,包括如今大行其道的很多所謂另類投資,包括紅酒或藝術品,又或者看似更虛無漂渺的,例如比特幣(Bitcoin)等一眾加密貨幣等,以作為對於貨幣供應增長的對沖。是的,所謂貨幣供應增長,最終一定化為通脹,在普遍物價,甚至資產價格上,有所反映。

論持久戰 油不及股

然而,從長遠或非常長遠的角度看,起碼過去百多年的經驗和數據來說,商品如石油,即使有其戰略重要性,又或者是人類生活所必需的,但不見得是最好的投資。值得留意的是,任何商品,供求雙方都基於自利的誘因,最終平衡各方所需,而達到利他的目的。周期上,有時這裏需求暫時太殷切,有利可圖之下,自然有足夠供應出來,滿足相關需求,平抑該物價。

事實上,正常來說,單純是實物商品,長線的資本增值程度,遠遠不如分散程度足夠深和廣的股票指數。也許正因如此,再加上風險管理的實務,仍是短線為上。

(權益披露:本人涂國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