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ab參加一些中華文化的活動。 受訪者供圖
◆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學生Musab讚香港是一個「文化大熔爐」。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城大南亞生Musab:香港支援多 機會多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五通」的重要內容,具體措施包括促進沿線國家學生來華留學等。香港特區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出,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增收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非本地學生。香港文匯報近日訪問多名來港升學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他們分享在港的生活和個人發展規劃。有從巴基斯坦來港讀工程的學生形容,香港是貫通東西的「文化大熔爐」,能獲得「一帶一路獎學金」來港學習非常幸運,「特區政府為國際學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例如創科實習計劃近年亦開放給我們申請。」◆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陸雅楠

香港城巿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生Musab表示,以往大多數的巴基斯坦學生根本不認識香港的升學機會,更多是傾向赴美升學;直至「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加上香港特區政府推出慷慨的「一帶一路獎學金」,令該國學生開始對香港有更多了解,故來港升學的人數亦漸漸增加。

一層學生宿舍有如聯合國

來港升學後,Musab深深體會到香港是個「文化大熔爐」,「我的宿舍一層樓20間房就住了十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有意大利、土耳其、阿聯酋、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菲律賓,當然也包括中國內地以及香港本地同學。」他說,以往從未試過跟歐洲學生交流,香港為他創造了認識世界的平台,「大學設有國際聯歡晚會,我們分享自家的傳統食物,了解彼此文化。」

Musab愛喝香港奶茶,「它跟我們那邊的非常相似,很多不同地方都有喝奶茶的文化,可說是世界通行。」他更曾在學校組織了一個奶茶活動,向宿生介紹自己國家的奶茶,「這是個很有趣的文化交流。」基於宗教原因,Musab經常自己做飯,不時會到街市買菜,故學會了一些「生存用」的廣東話,「我識聽講廣東話數字,一至十、百,我也懂得講『幾多錢』,例如對方講『25』,我會試試跟對方講『平啲啦』,他們有時候真的會給我打折。」

語言溝通不暢未受歧視

來港讀書前,Musab以為會遇上很大的語言障礙,「但香港很多人都會英語,哪怕未必全都聽懂,但大家都很願意嘗試理解我說的話。當你努力嘗試去講廣東話,對方亦會欣賞。」大學飯堂接受英文點餐,但他會用手機翻譯,再嘗試用廣東語講一遍,「我學會講『一個奶茶,多奶』」。他笑言下次跟記者再見時,也許他的廣東語能從「生存水平」提升至「中等水平」。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創造了貿易、商業等不同機遇,也帶動很多就業機會,是非常好的舉措,可以令參與國家共贏。」Musab坦言,目前香港於機械工程領域的工作機會未算很多,「但我看見香港正在努力創造更多創科就業機會。假如這裏有一些很好的機會,我絕對願意留在這裏。因此,讓我們對未來抱持最好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