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倩)35歲的已婚男士Eric目前從事銷售工作,他今年初在工作上屢屢碰壁,飽受焦慮情緒的困擾,「當時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工作上的壓力,每次與上司溝通,都會消耗很大的精力,精神壓力太大亦引起一些生理症狀,如經常覺得肚子不舒服、心跳加快,且工作時無法集中注意力,這種情況大概維持了4個月。」他表示,當時遇到公司主管不認可其工作成效,以及在業務中丟單,導致喪失自信心,工作上失去動力,對未來感到迷茫。由於其情緒持續低落,但未有及時將心中苦悶向家人傾訴,故亦影響了家庭生活。

參與「共闖男天」 互相抱團取暖

他表示,當時亦曾主動在網絡上尋求幫助,「但很多機構都需要花很多錢,另外,社會上針對男性的心理輔導其實亦是比較少的。」直至一天,他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留意到賽馬會的「共闖男天」計劃資訊,隨後便主動參與。

他說,「我在計劃中接受了個案輔導服務和接納與承諾治療小組,覺得個案輔導服務能幫助我深層次地去認識自己,在接納與承諾治療小組中,也發現原來很多不同的男士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面臨挑戰,我們一起分享彼此的挫折和困難,有一種『抱團取暖』的感覺,心理壓力紓緩很多。」

經過一段輔導後,Eric的身心情況已大有改善,「以前我工作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約兩個小時,現在我工作上的專注力和注意力都有明顯提升,如現在已能集中注意力工作5個小時。」

此外,面對工作壓力時,對自己負面影響亦從原來可以維持數個月,縮短為半小時左右,「我開始更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也開始從消極怠工,慢慢轉變為與老闆溝通時,留意老闆反饋中對工作改善有用的信息。在行為上,也改變為更積極的應對和處理工作上遇到的問題。」

擔任義工的Micheal,是69歲退休人士,退休後生活圈子收窄,故希望拓寬交友圈子,加上出於對男士精神健康課題的興趣,故參加該計劃的接納與承諾治療小組和男天大使義工服務。

通過兩周的義工體驗,他覺得小組能集合不同背景的人士,並在一起互相分享、相互支持,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透過小組能夠幫助接觸自己的內心,認識深層次的自己。有時痛苦的來源是我們過分鑽牛角尖,要學會和負面感受脫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