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年推動中日關係發展 生前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據共同社等日媒18日報道,11月15日,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池田大作,因衰老在東京都新宿區去世,享年95歲。池田大作生前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他的帶領下,創價學會常年積極推動中日關係發展。中方多次評價說,創價學會秉持和平反戰精神,為增進中日人民的理解和友誼作出了長期努力。
據觀察者網和參考消息等媒體報道,池田1928年1月2日生於東京,1947年加入創價學會。1960年5月就任創價學會第三任會長,1961年創建公明黨前身「公明政治聯盟」,1964年成立公明黨。1979年,池田辭去創價學會會長職務,任名譽會長。
據報道,池田把創價學會壯大成為日本著名的宗教團體,還創建了公明黨,對政界也有深遠影響。創價學會介紹,池田的家人舉行了「家族葬禮」,日後將舉辦告別儀式。
曾多次率代表團訪華
池田大作對華友好。據報道,1968年9月8日,池田在一萬數千名學生面前倡議日中邦交正常化,主張日本要正式承認中國政府的存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讓其擁有參與國際討論的一席之地,廣泛地推進日中經濟、文化交流等。為此,池田也遭受了種種打擊。
1972年9月,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1974年5月,池田率團首次訪華,此後幾十年間多次率團訪華。據觀察者網報道,1974年12月第二次訪華時,池田一行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接見。因病住院的周恩來總理也不顧醫療小組的反對,在北京三五醫院接見了他及創價學會第二次訪華團全體成員。池田事後回憶,周總理當時表示希望能早日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親自作中國留學生保證人
此後,池田帶領創價學會積極致力於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教育交流、青年交流。同周總理會談後的翌年即1975年,由於當時日本尚無開放中國學生留學的大學,池田親自作保證人,使新中國首批的六名公費留學生,得以順利前往他創辦的創價大學求學。創價大學是日本最早接納中國公費留學生的學校,之後亦陸續接受中國來的公費以及私費的留學生至今。
2018年9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他「中日友好貢獻獎」,並讚揚池田大作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長期以來,領導創價學會和公明黨堅定致力於中日友好,為中日關係恢復、改善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早在1968年,池田大作先生提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議,表現出超凡的勇氣和遠見卓識,這一功績彪炳中日關係史冊。
由於池田大作先生的領導和推動,創價學會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大力開展對華交流活動,為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做出了不懈努力,成為維護和推動中日友好的一支重要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