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在昨日的論壇上,有20多位專家學、商界領袖和政府官員演講,深入探討在國家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香港未來的機遇。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指出,香港要持續優化及突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別是股票市場以及金融整個制度方面需要多些改革、創新及嘗試。

何德旭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基礎設施、市場體系、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香港要繼續打造主導型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做最強、最大、最優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另外,他認為,香港在謀求發展時也要做好防控風險,例如控制好股票、房地產市場的風險。

張躍國:穗港互動合作空間大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躍國在論壇上表示,廣州和香港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兩地各有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但兩者也存在機制、規則等方面的明顯差異,如果能夠把兩地的優勢疊加起來,把差異作為催生文明新形態的獨特生態位,那麼兩地互動合作的未來成長性一定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他建議,香港和廣州應該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聚焦廣州南沙這個重大戰略性平台,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強化機制對接、規則銜接,深化面向世界的全面合作,引領帶動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黃元山:冀藉論壇帶來新啟迪

香港特區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在論壇上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二十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明年還將迎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在國家正邁向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康莊大道,以及香港在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之際,希望今次「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可為香港如何把握國家高質量發展源源不絕的機遇帶來新的啟迪,以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地位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