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文署系統接連甩漏 輸入隊員「別名」 同名全顯示
斥資5億元開發的智能康體服務預訂系統SmartPLAY,自本月9日啟用以來,接連出現甩漏,近日再被揭發系統有資料外洩風險。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凌晨實測,用戶只要於團隊成員「別名」一欄輸入常見的人名,如Alan或Ben等,系統便會把資料庫內其他曾使用該「別名」用戶的中文全名顯示出來,使SmartPLAY用戶的資料曝露予陌生人。事件被揭露後,昨午起系統已作修訂以堵塞漏洞。康文署回應指,已要求承辦商修改程式,停止顯示「團隊成員」中文全名,並於昨日作出修訂,只用星號「*」顯示部分用戶名字。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雖然暫時沒有收到投訴或查詢,但會跟進事件。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康文署早年斥資5億元開發SmartPLAY康體通系統,推出以來問題不斷,繼系統因為過多用戶登入,不勝負荷而網絡「大塞車」後,近期有用戶反映若透過「My SmartPLAY」應用程式預訂足球場,填報團隊成員資料時,於「用戶賬號或別名」一欄,隨意輸入他人英文姓名,程式會顯示以該姓名作賬號登記的其他陌生用戶之中文全名,添加為「團隊成員」,可能導致個人資料外洩,被「炒場黨」利用。
已要求承辦商修訂堵塞漏洞
香港文匯報記者亦在昨日凌晨進行實測,在該系統預訂足球場,並在團隊成員「別名」一欄輸入十分普遍的英文名,如Alan及Ben,系統即勾出一位姓張及姓潘的登記人名字,初時只顯示姓氏,名字為星號。但按一下確定掣後,系統隨即顯示該名陌生登記人的全名。
事件被揭發後,記者昨午再進入系統,SmartPLAY已修正搜尋功能,以別名搜索用戶時只會顯示姓氏,名字部分資料會以星號取代。
康文署回應時表示,SmartPLAY用戶不論經抽籤或以「先到先得」方式預訂草地足球場時,必須填報另外4名用場人士的用戶編號,租用人亦必須與其中3人一同簽場及使用設施,功能原意為方便用戶搜尋其團隊成員。現在已立即要求承辦商修改程式,停止顯示「團隊成員」中文全名,所有加入為「團隊成員」亦須是對方接受邀請加入「朋友列表」內的用戶。
康文署署長劉明光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後表示,前日知悉有用戶反映問題後,已即時叫承辦商更改設計,不會再搜尋到用戶全名。另承辦商正進行工作,用戶在預訂足球場等場地時,在加入其他團隊成員姓名步驟,必須取得對方同意,才可加入「朋友項目」(friend list)中。當使用對方姓名訂場後,也會通知「朋友」,通知形式會是短信或電郵,「在短時間內便會推出新功能」。
他強調,前晚已第一時間知會私隱專員公署,昨日亦跟公署交流意見,暫未收到用戶查詢擔心私隱外洩。至於系統推出前有否作全面私隱測試,他透露在設計系統時曾作公眾諮詢,主動問過巿民對設計、版面有何意見,今年7月進行用戶登記時,在全港各區作自助服務站收集意見。
議員促暫停運作全面檢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建議,康文署應該暫停SmartPLAY運作,全面檢視該軟件的所有網絡安全漏洞,以及查核現時所造成的損失。她指出,SmartPLAY自啟用以來,便接連出現故障,除了被指有資料外洩的漏洞,亦出現系統「大塞車」、同一時段重複預訂的情況等,市民會因此失去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