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是語言還是肢體動作?不少朋友聽到「手語」時可能都會有類似的疑問。通過對手語的深入研究,語言學家早已證實,手語不僅僅是一些肢體動作的組合,其有複雜的內部體系,屬於自然語言。與其他語言一樣,一門成熟的手語足以實現各種場合的交際功能,而且操手語人士在交流中同樣是在創造新的句子,並不是對他人手語的簡單模仿,因此手語與一般的肢體動作有着本質區別。手語與口語的不同之處在於信號傳輸模式,口語交流主要靠言語發聲、聲波傳輸和聽覺接收,手語則主要靠手勢和面部表情表達、經視覺模式傳播。

既然手語是靠手勢和面部表情交流,那麼全世界的手語都是統一的嗎?實則不然。手語屬於自然語言,不同地區的殘障人士在交流過程中都發展出了各自的手語系統。據不完全統計,當前通行的手語至少有數百種之多。各地為何會發展出不同的手語系統?這一點與口語的情況相似,同樣的事物或概念,不同語言(手語或口語)會使用不同的詞彙來表達。

此外,詞彙與詞彙的組合方式也因語言而異,如「我」「吃」「飯」三個詞,共有六種可能的組合方式,而這六種組合方式的確存在於不同語言之中。因此,當前存在數百種甚至更多種手語系統就不足為奇了。

手語和口語還有一處驚人的相似。每一個正常兒童,從牙牙學語到最終掌握自己的母語,都會經歷相似的階段。這些階段同樣體現在從出生就接觸手語的殘障兒童身上,他們在習得手語時,也會與健聽兒童在同一時期經歷這些階段(如通常會在12個月至18個月之間說出/打出自己的第一個詞),直至掌握自己的手語系統。

隨着神經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手語和口語均能激活母語者負責語言的腦部區域,這進一步提供了手語和口語都屬於自然語言的證據。

儘管如此,一種手語與當地的口語之間的關係未必十分緊密。以本地的香港手語和香港粵語為例,雖然兩者會有一些接觸,特別是在一些同時掌握香港手語和香港粵語的雙語人士身上,但因為傳輸模式不同,彼此之間的影響並不會很大,兩者依然是兩門獨立的語言。

除詞彙的呈現模式明顯不同外,兩者詞彙的組合規則也不盡相同。香港粵語的動詞一般出現在句子中間,如「小明『喜歡』妹妹」或「小明『幫助』妹妹」。香港手語動詞出現的位置取決於動詞的類型,「喜歡」這一類的依然出現在中間,而「幫助」這一類的則會出現在句末,因此上述兩個結構在香港手語中的順序應當為「小明『喜歡』妹妹」以及「小明妹妹『幫助』」。

◆ 楊一可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