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指數昨升至22.22點,恒指突破50天線(17,765點)。 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股市場的GEM正經歷低潮期,近3年再沒有新股在GEM上市,GEM指數也較歷史高位暴跌99%,昨收報22.22點,由2007年高峰時高見1,823點一路下沉至雙位數,改革刻不容緩。GEM改革諮詢昨日結束,但有業界認為條文仍對中小企不公,仍有改善空間。

堅決實踐「市場主導」理念

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昨在網站回應諮詢,表示大致贊同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惟強調若交易所想徹底改善GEM的現狀,有關措施還不足夠。該會建議,交易所須堅決實踐「市場主導」理念,回復GEM最初監管取向,以披露為本、買者自負理念,包括全面撤回2016年發布的「GL68-13A指引信」等具有高度主觀性、且明顯針對中小企上市的「歧視性規則」。

該會同時指出,現時「買賣殼」的誘因基本上已不復存在,而且經濟環境已發生了變化,支援本地中小企變得至關重要,聯交所不應再奉行過往的思維方式來管理市場。該會又提到,香港中小企一直是支撐整個GEM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但監管機構過去在上市審查程序上有延緩,使上市申請人需多次更新財務數據及申請文件,導致成本大增。當上市開支增加後,監管機構又再次質疑集資額與上市開支不成比例等問題,結果導致多家中小企放棄上市申請。

建議擴至非科技科研領域

香港資本市場專業人員協會(HKCMP)昨亦發表回應,認為這是市場期待已久的事。不過,交易所提出的主要改革建議,HKCMP認為均不足以解決持份者及整個市場從業員當前面對的挑戰。該會指,儘管文件正確地強調對科技及科研公司的支持,但它應該將重點擴展到科技及科研公司以外的領域,以提供更多不分產業界別之上市平台。

文件又建議的新替代資格測試,可能促使上市申請人花費至少2億元的重大營運支出,因而導致在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中,會產生至少1億元的巨大虧損,這可能令申請人卻步。文件未能解決上市成本高、不確定性和冗長的審批程序等,導致許多潛在上市申請人,不敢在GEM上市。

HKCMP強烈建議採取更全面的改革措施,解決中小企在上市時面對的重大障礙,包括重新評估收購限制,以及旨在阻斷逆向收購和現金公司等措施。上述這些障礙,在這幾年對GEM上市造成巨大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整體表現。

港股連升3日 累漲864點

港股方面,市場憧憬美國加息周結快將完結,加上人民幣匯價走強,周一曾大升600點子,使A股回升,刺激港股昨日大漲逾302點,收報17,966點,成功突破50天線(17,765點),惟最終未能企於18,000點之上收市。大市成交顯著回升至1,153億元,恒指在連升3日後,已累漲864點。科指大幅跑贏大市,全日收報4,098點,收復4千點大關,全日升幅達161點或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