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上周二公布,第三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為11,123宗,按季急升2.3倍,為今年單季新高,逼近去年底1.2萬宗水平。余偉文受訪時為樓市派定心丸,他指有關數字雖然有所上升,惟仍然是相對少數,而由金管局角度出發,最重要的並不是有關宗數的多寡,而是貸款人還款能力是否有受影響,從而有機會動搖銀行業的穩定度,不過他強調參考各種數據,目前貸款人供款能力較強,加上整體樓按的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於0.07%,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

拖欠比率極低僅0.07%

第三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破萬宗,余偉文解畫時表示,由於在按保機制下,樓按可承造最高九成按揭,意味只要樓價跌多過一成,貸款人自然會成為負資產,而樓價由2021年高位至今跌逾16%,當中承造最高九成按揭的貸款人自然就會成為負資產。他亦提到今年年初,當樓價回升,負資產減少,到近幾個月又向下,負資產則增加,他強調有關負資產宗數只是一個數字,雖然第三季相比之前較多,不過對比以往最高峰有十幾萬宗,目前仍只屬相對少數。

余偉文亦認為,最重要不是數據,而是貸款人還款能力有否受影響,而金管局最重視銀行的穩定度,如果這些貸款人開始不還款,銀主盤自然會增加、銀行壞賬亦有機會增加,「而在現時負資產之中,大部分都是按保個案,若屬於按保個案,有關要求其實較高,如單位要求自住、要有穩定工作」,他認為這些元素都是一些穩定化元素,需通過壓測,所以變相這些貸款人供款能力較強,故整體樓按的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於0.07%。

按揭是銀行最好資產

被問到對未來整體樓按的按揭貸款拖欠比率會否上升,余偉文指未來較難去估計有關走勢,因為當中要視乎多項因素,如樓市走勢、失業率等,「如果大家有工作,經濟環境慢慢好轉,按揭貸款拖欠比率自然會無咁高,就算樓價跌亦不等於按揭貸款會出現拖欠情況」,惟他亦承認過去幾年是有挑戰的時候,因為有部分人可能因為疫情失去工作等,但現時香港就業情況已回穩,其中最新失業率亦只有2.8%。他亦特別提到,若以銀行角度出發,按揭其實是銀行最好資產之一,又強調現時不太見到有出現銀行「Call loan」的情況。

難言美明年中轉減息

美聯儲上周如預期維持息率不變,對於未來息口展望,余偉文指雖然美息保持不變,但要留意通脹趨勢,而現時一些市場預測明年年中美國才有機會減息,他個人而言則認為有關預測言之尚早,至於美息走勢如何傳導至港息方面,其中港元銀行同業拆息中間有自動調資機制,至於港元最優惠利率(P)或按息,則由銀行自行商業決定,主要視乎其資金成本結構及商業考慮,若美息再向上,帶動港息跟隨向上,亦不排除銀行可能考慮調整P或按息。對於政府近期為樓市推出「減辣」措施,他指有關措施尚需時觀察其效果,因為樓市受很多不同因素影響,而市場亦需時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