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24:7:365》
◆左起: 舞蹈指導及編舞呂穎妍、西九文化區教育及拓展主管(表演藝術)譚慧珊、《24:7:365》原創及編導麥蓮茜。
◆《24:7:365》希望藉由戲劇展現吸引觀眾多多了解強迫症。 攝影:Sam Inglis
◆《24:7:365》排練現場 攝影:Sam Inglis
◆《24:7:365》藉由年輕人故事透視強迫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攝影:Sam Inglis
◆《24:7:365》藉由能量爆炸的肢體動作來呈現。 攝影:Sam Inglis
◆《24:7:365》遴選了超過40名年輕人參與演出。 攝影:Sam Inglis

24、7、365,強迫症患者對這組數字心領神會,這是他們與病症共存、毫無喘息縫隙的時時刻刻。

由西九文化區與香港青年藝術協會聯合主辦及製作,Miller Performing Arts為計劃夥伴的本地原創音樂劇《24:7:365》,遴選超過40名本地青年演員、歌手及舞者,以爆炸的能量與細緻的感性,透視強迫症患者的內心世界,也打破觀眾對心理健康疾病的固有印象。◆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HKYAF)創辦人、本劇編導麥蓮茜回憶,幾年前她曾與患有強迫症的藝術家共事,讓她開始對此題材好奇。「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也是那種對某些細微處有特別要求的人,例如看到歪掉的畫框會忍不住要把它扶正,也許我也有一點點強迫症?我開始做研究,了解它的不同症狀。我之所以想寫這個作品,是因為強迫症是頗為嚴重的紊亂,但大家對它多是只有一些表面性概括性的了解,以及天真的認知,不大知道它真正是怎樣的。」

在《24:7:365》中,麥蓮茜嘗試透過16歲女孩的故事來展現強迫症患者的生活及內心世界。在此之前,她曾創作過不少與社會話題緊密相連的作品,社交媒體、LGBT都曾是她筆下的主題,「當我創作時,我喜歡涉獵一些我有所了解,但卻並不一定是個人經歷的領域。」

為了了解強迫症,她與本地精神健康慈善機構香港心聆(Mind HK)合作,經由他們聯繫上強迫症患者,搜集材料完成劇本,再給對方看以得到反饋。「非常重要的是,我希望本真地去展現這個主題。」麥蓮茜說,但這次劇本最特別的是,雖然本真卻並非是某一個真實個案的呈現。台上43位演員所扮演的其實都是同一個人,透過能量爆炸的肢體動作,他們密集地展現各種強迫症的症狀,「通常,人們只有幾個強迫症的症狀,比如反覆洗手、不停數數,或者是執着地列出清單,很少有人同時有那麼多的症狀。但在劇場中,我想把這些內容更為凸顯地呈現給觀眾。」

藉由戲劇化的處理,麥蓮茜希望觀眾看完劇後,可以更加了解強迫症,以及其他心理健康疾病。「特別在香港,大家面對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好像忍不住想將它掃進櫃桶底,我希望通過劇場的呈現,鼓勵大家更多地去了解,更多同理心。」她說,「我經常覺得我的作品是寓教於樂,希望你可以學到一些,但過程卻是令人享受的。」

爆炸力十足的肢體戲劇

展現心理健康議題,是否劇作一定是低沉而憂鬱?才不!在麥蓮茜的講述中,《24:7:365》是充滿能量的肢體劇場,43個年輕人聚集在台上,又歌又舞又演,形成氣氛熱烈的小宇宙。

一大群年輕人聚集,本身就像滾沸的熱水,還要展現各種不同的強迫症症狀,對編舞來說是否帶來極大挑戰?「挑戰?我們沒有挑戰,只有巨大的機遇!」麥蓮茜大笑道,她形容和年輕人一起工作,是天賜的美好體驗,「雖然我們有劇本,有指導,但是仍有空間讓他們發揮,將作品真正變成自己的作品。」在編舞的大框架下,年輕人仍能設計自己的動作和肢體展現,將創意和情感傳達。

這次劇作的舞蹈指導及編舞呂穎妍,16歲起就與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結緣,被麥蓮茜親暱稱作「YAF baby」的她這次回來,以編舞角色加入創作。「看了劇本後,我先研究強迫症是什麼,發現之前對它的了解是非常表面的,研究後便有了清晰的方向。之後我們公開遴選舞者,劇中有11個舞者,要怎麼運用他們呢,我會看他們有什麼特長,例如有一個舞者甩手舞(waacking)很勁,就可以放進舞中。於是整個過程像是將不同拼圖拼在一起。」

劇中有五首歌曲,是不同風格的pop song。有些緩慢而富含感情,有些則是快節奏高能量,給了不同舞種展示空間。「舞者的訓練背景也各不相同,有芭蕾、當代舞、街舞等,我要把他們放在一起,並盡量讓他們和諧。」

為年輕人搭建平台

西九文化區教育及拓展主管(表演藝術)譚慧珊盛讚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的演出,認為相比起世界其他地方的青年劇團,其品質一點不遜色。「以前我便看過他們演出,當時就覺得他們值得一個更好的演出空間。」這次願望終於實現,一眾年輕人可以在西九自由空間這一流的專業場地表演,是難得的經驗。

「每年YAF有800-1,000位年輕人參與活動,但是大型演出如同是金字塔的頂端,我們要求參與的孩子是best of best,他們很多未來會走上專業的藝術道路。我們的很多孩子後來去了倫敦西區,去了百老匯,亮相在電影和Netflix的系列影視中。我們的訓練,以及這次和西九的合作,也給了年輕人們極好的機會和平台,幫助他們思考未來是否要踏上專業道路。」麥蓮茜介紹道,《24:7:365》的公開遴選,就吸引了超過500名本地年輕人參與。

戴着紅色粗框眼鏡和貓頭鷹耳環的麥蓮茜,讓人想起《Magic School Bus》中的Ms. Valerie Frizzle,永遠活力四射創造力十足。問她和這麼多的孩子一起工作的秘訣是什麼,「我就像是個嚴厲的媽媽。」她笑道,「我對孩子們非常嚴格、要求完美,但他們也得到非常非常多的愛。」

原創音樂劇《24:7:365》

學校場次:11月2日至3日 上午11時

公眾場次:11月2日至4日 晚上7時30分

     11月4日 下午2時30分

地點:西九文化區 自由空間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