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圖為現時適用醫療券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資料圖片

「廣東院舍計劃」研放寬資格 安排港人公院價赴深就醫

不少港人退休後選擇在內地城市養老,如何協助他們更便利及適切地享受醫療和安老服務至關重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要增加兩地醫療合作,包括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明年擴大「長者醫療券」範圍至更多大灣區醫療機構,目標是在長者集中居住的地區先增加約5間醫療機構作試點,並探討明年放寬「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資格,擴展至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另外,鑒於香港醫療人手緊絀,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頗長,施政報告表示將採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服務讓香港市民就醫。◆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香港長者在內地若想使用醫療券,目前只限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或者屬下指定健康服務中心。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目標先增加約5間醫療機構作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試點,亦會涵蓋深圳等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

有關醫療機構方便長者到診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與哪些醫療機構合作正在商討中,前提是有關醫療機構方便長者到診,包括考慮港人長者集中居住地區,以及提供的醫療服務適用於香港的機構,按有關醫療機構的位置、服務質素、保證等因素進行挑選,至於是否屬三甲醫院並非最重要考慮。另外,特區政府亦會考慮內地醫療機構是否有充足人手處理醫療券事宜。

施政報告亦表示要善用大灣區醫療服務,在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港大深圳醫院為香港市民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紓緩香港公立醫院服務壓力,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為讓市民方便就醫,目前正與深圳市內的醫院商討中,若成功合作,可安排部分香港市民以香港公院價錢到內地的醫院就醫,估計使用的服務為低風險診斷服務,包括拍片、掃描、喉鏡等。

另外,為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施政報告提出探討明年放寬「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將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特區政府早前亦放寬計劃資格,曾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而紀錄良好的香港私營機構亦可參與,而政府亦會視乎經驗,探討資助領取綜援的長者選擇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安老院,加強支援他們選擇在大灣區養老。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透過「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現時已有147名長者在計劃下的兩間廣東省院舍養老。

料吸引部分長者北上睇牙醫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便利居於大灣區內地城巿約8.5萬名香港長者求醫,亦吸引部分香港長者會北上接受牙科服務。他預計新增的醫療機構會由香港醫療集團營運,或使用香港醫療管理模式。他並認為未來應探討將香港長者納入內地醫保系統。

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歡迎擴大「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表示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受訪港人長者有意未來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認為計劃增加選擇,亦縮短院舍輪候時間。她表示長者較屬意深圳、廣州和中山的院舍,認為交通便利,而廣東省亦有院舍監督名單,長者普遍滿意當中4星和5星院舍設施和服務,相信政府會採用客觀指標選擇內地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