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參加朋友組局的「成昆鐵路遊」,行程有兩項「試新」。由香港乘高鐵直通成都,全程近10小時,在今年7月1日才通車,此乃第一試;然後,去年末全線通車的成都往昆明新線,此乃第二試。
昔日鐵路遊的興奮,莫過於每個站下去鬆一鬆,看看小攤叫賣,買些特色小吃,感受不同地區的民情……但隨着時代的變革,列車提速,管理規範,每個車站除了站名不同,牌子大小也千篇一律,已經失去特點,僅拍張照片的時間,開車集結號就吹響了。或許新世代的節奏,與舊日的悠閒,難以再相融。
去程香港往成都段,我們乘坐的是舊款「和諧號」高速列車一等車廂,空間感、舒適度都是愜意的,洗手間設備人性化,一次性馬桶衞生坐墊,還是獨立包裝的,如果是新版的「復興號」,設計就更現代化了。後來才知道,我們乘坐的香港至成都段,翌日就「提速」,行車縮減一個小時,而且有望會改「復興號」車廂……看來通車僅3個多月的香港成都段,已經邊運行邊改進了。
被聯合國稱為「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的老「成昆鐵路」,它和「美國阿波羅登月」及「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奇跡並列,我們出發前看了資料,此行懷着崇敬心情,緬懷一代中國人征服自然的奇跡。
老「成昆鐵路」始建於1958年,至1970年完工,當時沒有現代化設備,30萬鐵道兵及鐵路員工,攀索梯、登高峰、下懸崖,用簡陋的鐵錘、風鑽,開山鑿路,遇水架橋。成昆鐵路在地形複雜的中國西南地區穿插,六成路線穿越高山深谷,有一半位於強震區,幾乎所有地質災害,都有可能在沿線發生。因此,12年的建築時間裏,有2,100名建造者犧牲,全長1,100公里的鐵路,平均每公里鐵路,就有兩個人倒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即是說,在標準運動場一個圈多的距離,就犧牲一個人啊,可見工程之艱巨!
今天新成昆鐵路已是沿着老路,由單線「複製」成雙線新路,時速更快,新鐵路更有加強版,經過昆明後,一直伸向南疆邊城的西雙版納,跨出國境,邁向老撾。我們坐在穩當的列車上閉目養神,感覺不到它的崎嶇,在穿過隧道與橋樑,黑與亮、光與影交織,讓思緒穿越時空;上一代鐵路建設者,用他們的生命,為下一代拚出個未來,腳下那一份厚重,隨着列車的節奏震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