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現時僅港大深圳醫院接受香港醫療券。 資料圖片
◆鄭先生
◆李先生
◆周先生

免返港求醫勞頓 幫補就地治病診費 可用於安老院買位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出爐,有消息指特區政府有意將長者醫療券擴大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亦適用,便利居住廣東省的港人。香港文匯報追訪多名在內地退休的港人,他們均表示北上養老好處多多,惟醫療服務是最大後顧之憂,更有人在內地期間心臟病發送院「通波仔」,醫療費十幾萬元人民幣,「如果返香港醫慳好多錢,但情況危急無得揀。」有人認為,若醫療券適用於廣東省,小病痛也無須舟車勞頓返港求醫。「兩千元(醫療券)都好有用,起碼夠年年驗身,睇吓小病。」北上退休是大勢所趨,他們希望除了醫療福利,下一步將老人院宿位補貼進一步擴展到內地城市。◆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今年70歲的港人鄭先生,在廣州番禺定居20多年,2016年曾試過心臟病病發,被送往省人民醫院接受手術,在心血管裏安裝3個支架:「手術連治療花費十幾萬(人民幣),當時救命,幾多錢都要畀,無辦法!如果可以返香港醫,政府有補貼,慳返好多。」大病救命要緊,也顧不了費用高低,他希望即使生小病也能在內地享用價廉的醫療服務,故贊成醫療券擴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兩千元都好有用,起碼夠年年驗身,睇吓小病。」

鼓勵長者內地養老 節省港社會資源

除了醫療服務,他亦希望其他在港的社會福利也擴大至廣東省,「醫療福利是每個香港人的福利,如果老人家一病就回香港醫治,起不到減少社會資源的作用。如果能將福利,如老人院買位服務也轉移到廣東省,能鼓勵更多長者回內地養老,也大大節省香港的社會資源。」

66歲的李先生長期在內地經商,1994年在廣州番禺祈福新邨置業定居。他日前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支持將醫療券擴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也適用:「以前使用醫療券只能回香港,或者去深圳港大醫院,山長水遠很不方便。我們這裏很多退休香港人定居,如果在番禺就能使用醫療券,真的可以節約不少醫療費。」

先於灣區內適用 再擴至內地各省市

他身邊也有不少北上養老的朋友長途跋涉回港覆診,「有個朋友患慢性病,只能經常回香港覆診,政府既然鼓勵港人回內地退休,節約社會成本,就應該把應有醫療福利轉移到大灣區,以免我們一生病就要回香港看醫生,既令定居內地港人很辛苦,亦不能緩解香港公共醫療壓力。」他希望將長者醫療券擴大到大灣區內地城市是第一步,日後港人到內地任何省市看病,亦享有香港醫療福利。

73歲的周先生20多年前在廣州南沙購房,以便定期返內地度假,後來疫情爆發未能免檢疫返港,索性就定居南沙。他表示在內地退休有很多好處,空氣很好,夜晚很寧靜,居住環境和香港比更是「天同地比」。他還在房子前空地上種植木瓜、龍眼、芒果,過着愜意的田園生活,「唔使全程自己種,清潔、綠化工人會主動代為打理,有收成就分給他們,自己根本吃不了。他們也將自己種的蔬菜送給我,這裏的人都好有人情味。」

內地退休好處多,但周先生最擔心的就是醫療服務:「雖然我現在沒病沒痛,但難保將來不生病,一病只能回香港。如果能在廣東省享用香港醫療福利,肯定方便得多。醫療券能在大灣區用是很好的嘗試,一步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