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社會福利署向免遣返聲請人發放的「食物卡」,竟淪為不法分子「提款卡」。警方根據舉報展開調查,懷疑有詐騙團夥招攬難民用食物卡光顧「關連」店舖購買食物飲品,卡主則可獲貨價的一半作套現,而犯罪團夥會將貨品拿到藥房轉售謀利,估計每月利潤高達10萬元。西九龍總區重案組昨日在佐敦搜查藥房和超市等多處地點,暫時拘捕6人及檢獲大批食品。行動仍在進行中,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重案組拘6人 涉「串謀詐騙」
昨日被捕的6人,年齡介乎42歲至50歲,包括一名姓鄺婦人、兩名非華裔「食物卡」持有人、一名超市經理、一間藥房負責人及男職員,涉嫌「串謀詐騙」罪名。據了解,被捕姓鄺婦人為集團骨幹,與自稱「彭太」女主腦為拍檔,案中負責轉售物品。
據了解,社會福利署自2004年起,向免遣返聲請人(難民)提供人道援助,其中食物津貼現時每月金額為1,200元,並委託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向難民以超市電子現金卡形式發放津貼,俗稱「食物卡」。受助者必須在指定連鎖超市使用食物卡,不可用食物卡購買煙、酒、藥物、健康及美容產品及禮盒。
團夥成員超市購物 持卡人「買單」
消息指,該犯罪團夥招攬持有食物卡但想套現的受助者後,團夥成員便到超市購買食物及飲料等貨品,再安排食物卡持有人「買單」。事後,卡主可獲得貨品的一半價錢作套現,團夥成員再將貨品賣給區內街坊及「關連」藥房,估計每月利潤高達8萬至10萬元。由於貨品數量龐大,有人租用樓上劏房作貨倉存貨。
西九龍總區重案組探員昨午到佐敦文英街一帶的藥房、超市和犯罪團夥貨倉調查搜證,檢走一批米、食油和飲品等。
據悉,集團女主腦仍在逃,警方正追緝她和提供食物卡的受助人。
社會福利署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就有關免遣返聲請人(聲請人)利用食物卡轉售食物而有人從中獲利的報道,社署十分關注事件,已轉介警方跟進並會全力配合調查,並強調如有違反使用人道援助的條款或事件牽涉刑事成分,署方定必按既定規例及程序嚴正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