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族》遊戲畫面。 網上圖片

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徇欲之謂狂。(語出《格言聯璧·存養類》)

欲望的產生是生命的自然現象。無論是誰,哪怕是小孩子,都必定經歷過欲望得到滿足的時候,也必定經歷過欲望未能滿足的時候。

人們應該怎樣面對產生欲望這種生命現象呢?我們不妨聽聽往聖先賢怎麼說。

儒釋道三家說「欲」

儒家思想主張對欲望保持節制。《孟子·盡心下》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認為寡欲是養心的最佳方法。人的本心與欲望互為消長,減少過度的與不必要的欲望,人心自然舒坦。

道家思想崇尚內心的清靜。《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這樣說:「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人們如果能時常遣除欲望,內心自然平靜,精神自然清爽,煩惱自然消滅。這樣的境界本來是人人樂有,也是人人可達的,之所以達不到,無非是未有切實地做澄心遣欲的工夫罷了。

佛家思想認為多欲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佛說八大人覺經》有言:「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追逐欲望令人疲於奔命。對於過多的欲望,最好的處理方法不出八字訣:「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讀者或問:「為什麼縱欲者是為狂人呢?」這是因為過度縱欲會讓人失去良知、理智、常性,以至於變得盲目而無法自制。本來縱欲者原先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欲望的滿足而得到快樂;然而,欲望不可能全部都得到滿足,即使偶爾能得到滿足,為時也不會很長久,結果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敗,求樂而得苦,又何苦呢?

當然,要達至無欲無求,常人恐怕是做不來的。事實上,聖人也不是全然無欲無求的,他們還要兼濟天下,要普度眾生。可見聖人的本懷,是破除小我私欲,達己達人,追求崇高理想,並且貫徹始終!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一款中國象棋遊戲軟件名為《將族》,推出後大受歡迎。遊戲一開始,代表中華祖先的老者首先發問:「你在找什麼?錢嗎?名嗎?還是象棋的真理呢?」

您會怎樣回答呢?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