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宛淇(右)大賽經驗豐富。 香港文匯報記者徐梓鋒 攝
◆杭州亞殘運中國香港代表團部分成員昨見傳媒。 香港文匯報記者徐梓鋒 攝
◆余翠怡希望更多人關注殘疾運動員。 香港文匯報記者徐梓鋒 攝
◆陳浩源希望將最好的自己「獻給」大家。 香港文匯報記者徐梓鋒 攝

本港健兒早前出戰亞運會取得8金16銀29銅共53面獎牌的賽績令人振奮,所引發的全港運動熱潮卻並未隨亞運會的閉幕而散去。杭州2022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運)將於本月22日至28日接踵而至。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將派出98名運動員出戰11個項目比賽,目前各運動員整裝待發,以爭取佳績為最終目標。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梓鋒

香港代表團副團長梁禮賢昨在傳媒見面會上感謝各界及特區政府的支持,指出政府及體院大力協助港隊培養新血,讓港隊能保持相當強勁的競爭力。而各項目的教練亦表示團隊備戰充足,有望衝擊獎牌。其中港隊較強的項目硬地滾球更曾遠赴波蘭及巴西集訓,教練郭克榮相信運動員們已有充足的實力基礎,他相信隊員到時能夠變通應對,做好臨場發揮。

陳浩源不甘退役「挨多三年」

今屆杭州亞殘運,將是輪椅羽毛球手陳浩源最後的一屆亞殘運,他表示自己曾萌生退役念頭:「打完東京殘奧我就想退啦,但是一來對自己獎牌顏色(銅牌)不如意。我是一個希望每一日都在戰場上打仗的運動員,如果說兩年內未進行任何比賽而只打過一屆殘奧就退役,我心有不甘,所以我跟自己說『再挨多三年』。」隨後他表示自己身體狀況不如以往,為了打好這屆亞殘運,他亦付出了更多時間訓練,目標鎖定金牌,希望可以將最好的自己「獻給」大家。

陳浩源還指出自己不捨得放棄運動員這個身份,希望自己能好好珍惜及享受這次亞殘運的每一刻。他表示已開始計劃未來,希望自己退役後能繼續投身殘運事業。不過他表示不會轉為教練身份,他希望他的角色是能培育下一代殘疾運動員,改變本港對殘運的看法及改善殘疾運動員的地位及知名度,他坦言:「曾有人在我的社交平台留言說我不可能勝出,我沒有感到不忿氣,反而我會因此更想證明自己『做得到』……不是說殘疾人士是屬於『弱勢』,但這不代表我們殘疾人士比不上『強勢』人士,無論是社會上還是賽場都是這樣。」

余翠怡希望更多人關注殘運

輪椅劍擊選手余翠怡亦會繼續出戰亞殘運,多年投身輪椅劍擊事業的她表示希望今屆亞殘運可以令更多市民認識殘疾運動員,消除大衆對殘疾運動員的歧視:「我很希望可以透過殘疾運動員這個身份去話畀市民知,無論是健全的運動員還是殘疾運動員,我們都是需要經過很多艱辛的付出,希望大家支持運動員的時候不要分健全還是不健全,無論輪椅劍擊決賽還是正常劍擊決賽都好,參賽者都是運動會中最強的選手,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能關注我們亞殘運動員。」

港隊今次參加的比賽項目包括射箭、田徑、羽毛球、硬地滾球、草地滾球、賽艇、射擊、游泳、乒乓球、輪椅劍擊及輪椅網球。除98名運動員外,另有76名教練、運動科學及醫療人員、輔助人員及秘書處職員隨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