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加沙婦孺相擁痛哭。 法新社

巴以衝突升級引發人道危機的風險持續加劇,以色列日前宣布全面封鎖加沙地帶,堅稱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若不釋放以國人質,以軍就會維持「斷糧、斷水、斷電」圍困措施。被圍困的加沙地帶彷彿成為「世上最大的露天監獄」,超過230萬加沙民眾幾乎無路可逃。聯合國周四(10月12日)警告稱,衝突已造成當地約33.8萬人流離失所。全球多國亦呼籲保持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物資運輸暢通,為當地民眾提供人道援助。

◆在以軍空襲下,加沙有大量民眾被埋。 美聯社

以色列負責供應加沙地帶大部分電力,然而全面封鎖後,加沙當地水電等資源逐步枯竭,網絡亦不穩定。當地唯一一座發電廠周三晚因燃料耗盡關閉,夜晚陷入一片漆黑,僅剩些微燈火。負責救援的32歲加沙居民艾哈邁德形容,人們為不得不留在廢墟下的孩子們哭泣,有時他們在被摧毀的建築物內只能發現屍體,找不到任何活着的人。

最大醫院備用發電機剩4天電力

《紐約時報》走訪加沙地帶最大的醫院希法醫院,院長薩利馬周三表示,醫院將所有電力僅用於基本服務,備用發電機最多也只能再供電4天,「如果停電,我們的醫院將變成亂葬崗。」47歲救護車司機哈桑也稱,電力和能源不足讓各種救援設備無法運作,「我們只能將倒塌建築外面的屍體帶走,無法從廢墟下挖掘傷者和遺體。」

以軍無差別轟炸 護理員成目標

加沙地帶人口稠密,被以色列嚴厲封鎖已長達16年。以國今次發起大規模空襲,報復哈馬斯日前的襲擊,以軍雖稱盡力避開平民,但加沙地帶的公用設施仍所剩無幾。艾哈邁德提到,他與救援隊多次嘗試接近遭受轟炸的地區,但被迫在密集的炮火下撤退,其中一次襲擊距離他們的救護車僅5米,「以軍是無差別轟炸,護理人員也成為目標。」

埃及反對設加沙安全走廊

與加沙地帶接壤的埃及本周接連警告,以色列的猛烈進攻會讓更多巴人流離失所、湧向埃及。路透社引述埃及國家安全人士消息稱,現時埃及反對設置連接加沙地帶的安全走廊,埃及堅持巴以雙方應在邊界內部解決衝突,強調這是巴人確保建國權利的唯一途徑,「我們會保護巴人堅持其事業和土地的權利。」

◆加沙民眾拿取公共食水。 法新社

半島電視台等媒體亦批評稱,以軍今次空襲的目標已涵蓋學校、民居和清真寺等設施,還有多名記者在空襲中傷亡,根據聯合國法規,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全面封鎖應被視作戰爭罪行。

埃及方面表示,該國正與美國、卡塔爾和土耳其討論經由加沙地帶與埃及西奈半島之間的拉法口岸,將人道主義物資送入加沙,相關位置需要雙方停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呼籲,必須允許食品、燃料和水等救命物資進入加沙。中東多國都呼籲巴以停火止戰、恢復和平,為保護平民採取積極行動。

王毅深感痛心 籲盡快恢復真正和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周四(10月12日)應約同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通電話,雙方重點就巴以衝突交換意見。王毅表示,中方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深感痛心。中方反對傷害平民的行為,譴責違反國際法的做法,呼籲各方採取克制態度,盡快實現現地局勢降溫,防止戰火進一步擴大。當務之急是保障平民安全,開闢救援通道,避免加沙出現嚴重人道主義危機。

王毅指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癥結在於一直沒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公道。此次衝突以極為慘烈的方式再次證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出路在於盡快恢復真正的和談,實現巴勒斯坦民族的正當權利。王毅稱,中方呼籲盡快召開更加權威、更有影響的國際和會,推動國際社會以「兩國方案」為基礎達成更廣泛共識,並為此制訂時間表和路線圖。聯合國有責任有義務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發揮應有作用。中方支持安理會就巴以衝突舉行緊急會議,贊同聚焦人道主義關切,明確要求停火止暴,保護平民,形成有約束力的國際共識,為此拿出實際舉措。中方願同巴西及有關各方就此保持溝通協調,密切合作。

以方承諾保護境內中國公民

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周四就巴以局勢,與以色列外交部負責亞太事務的副總司長哈柏斯通電話。翟雋表示,中方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對衝突造成平民傷亡感到痛心,對受害者家屬表示慰問。中方譴責傷害無辜平民的行為,呼籲盡快停火止暴。國際社會應切實發揮作用,防止局勢升級造成人道主義災難。中方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沒有私利,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中方真誠希望以巴雙方和平共處,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勸和促談,為實現和平創造條件。哈柏斯闡述以方對當前巴以局勢的看法和立場,並表示以方將全力保護在以境內的中國公民。

中方確認3公民死亡兩人失聯

巴以新一輪衝突已增至逾2,700人死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已確認有3名中國公民在巴以衝突中不幸遇難,兩人失聯,數人受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早前揚言,終極目標將是消滅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威脅。在以軍繼續全面圍攻加沙地帶之際,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周三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控以色列正使用國際上禁止的白磷彈,對付加沙北部卡拉馬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的記者指出,一進入該地區就感到喉嚨、胸部和眼睛發癢。

敘利亞國家電視台報道,以色列周四對敘首都大馬士革和位於北部的最大城市阿勒頗的主要機場發動空襲,敘利亞針對這兩宗攻擊啟動防空系統。報道稱兩個機場因跑道受破壞需關閉,正前往敘利亞訪問的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其乘坐的飛機被迫折返。

聯合國官員促各方給平民一條生路

◆加沙屍橫遍野,哀嚎聲不斷。美聯社

聯合國主管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濟協調員格里菲思就巴以衝突局勢發出警告,稱「整個地區正處於臨界點」,他呼籲終止暴力升級,敦促各方「給平民一條生路」。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則強調,不管是在以色列還是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各方必須停止把平民作為攻擊目標。

物資通道被斷 避難處受破壞

格里菲思表示,此次危機擴大的規模和速度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加沙遭受的猛烈轟炸導致許多巴人喪命,當地的房屋、健康中心及收容流離失所家庭的學校都未能倖免於難。

蒂爾克則說,看到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俘虜的人的畫面感到痛心,重申「平民決不能被用作談判籌碼」。他還警告不要對加沙採取過度或不相稱的打擊行動,指以色列當局下令全面封鎖加沙,切斷對該地區的電力、水、食物和燃料供應,令他感到擔憂。他強調,國際人道法禁止對一整個平民群體進行集體懲罰。

聯合國巴勒斯坦人道主義協調員黑斯廷斯證實,以色列已切斷對加沙的供水,電力、食物和燃料的供應也被切斷,使當地因遭受長期封鎖而導致的嚴峻人道主義局勢進一步惡化。她表示聯合國及其在巴勒斯坦的人道主義夥伴,正努力滿足緊急需求,特別是在危險情況下的避難所。然而人道主義工作人員和物資進入加沙的通道也被切斷,敵對行動的激烈程度正限制工作人員運送援助的能力。

聯合國人道主義團隊指出,加沙平民正面臨嚴峻的狀況,流離失所的民眾一直在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開辦的學校中避難。近東救濟工程處發言人阿里菲稱,由於大規模流離失所現象仍在繼續,儘管該機構在將學校變成避難所方面有着豐富經驗,但目前危機的規模已令其應接不暇。她還表示,空襲破壞了近東救濟工程處在加沙地帶的18處設施,包括一所視障人士學校,以及該機構在加沙城的總部,這讓其應對行動變得更困難。該機構發出緊急人道主義募捐呼籲,以尋求對危機應對行動的支持。

慈善組織統計:每周至少1名巴童被以軍殺害

◆巴人兒童生死未卜。美聯社

巴以衝突使最無辜的小孩子也被迫受苦。據人道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統計,自踏入2023年以來,在巴勒斯坦人聚居的約旦河西岸,平均每周至少1名兒童被以軍殺害。

自1973年起長期在巴勒斯坦地區救助當地兒童的救助兒童會在官網發文,表示自今年初至9月,在約旦河西岸至少有38名巴勒斯坦兒童被以軍殺害,是史上巴人兒童被殺害人數最多的一年,相當於每周平均至少1名兒童被殺。

遇害童夢想上學沒硝煙味

該組織於2022年曾訪問一名叫約瑟夫的巴勒斯坦兒童,他於今年9月遇害。約瑟夫去年受訪時說:「我的夢想是可在上學的路上,看到像小鳥和綠樹這樣的東西。不想聞到硝煙味,或到處都看到士兵。我也不想讓自己擔驚受怕地出去,讓媽媽擔心我會被以色列士兵傷害,或在街上四處找我。」

救助兒童會地區主任傑森·李發文稱,「距離2023年結束還剩不到3個月,我們面臨約旦河西岸兒童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殘殺兒童的行為必須終止。」該組織呼籲以軍須立即停止對兒童使用武力,且以色列政府應根據國際法規定的義務,來保護兒童並限制使用武力。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