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美食博主小長假深圳「搵食」:人氣餐廳外有驚喜
中秋國慶香港小長假最後一天,香港美食探店博主曾小妹與丈夫小鄭一起來到了位於深圳福田區的「水圍·1368文化街區」(簡稱「水圍村」)。此前,不少香港朋友向他們推薦過城中村美食。今次他們特意選擇了福田口岸旁邊這一充滿特色的城中村,來一趟超高性價比的小眾美食之旅。
近半年來,不少港人在遊玩過深圳核心商場、主要景區後,開始尋找其他選項。散布於深圳各區的城中村,既承載了深圳本土歷史底蘊,又藏着眾多寶藏美食店,不失為此次中秋及國慶假期裏換城打卡的最佳選擇。◆文 /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
水圍村有兩大標誌,一個是村口清朝時期栽種的百年大榕樹,另一個則是有「水圍·1368」標誌的街區。曾小妹與小鄭正是從這滿眼彩色燈籠、歐式風情建築街區的合影中,正式開始了當天的行程。
味美價廉 水圍村小吃花樣多
曾小妹打開內地美食評分App「大眾點評」,發現這裏很多美食店經營了多年,極具生命力。17年的阿殳粥館,12年的源記茶餐廳,10年的湛江漁港,6年的成都瓜串串,5年的台山佬黃鱔飯、順德公·廣東豬肚雞,4年的八合里牛肉火鍋……,「不僅如此,絕大多數店舖人均消費不足百元(人民幣,下同),甚至一些地方二三十就能吃到撐,這是在商場的餐飲店很難實現的。」曾小妹表示。
當地人說,城中村的美食競爭激烈程度,比起深圳其他地方更甚,不光要好味,價格也要合理。更重要的是,這裏沒有預製菜,消費者吃到的都是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食物,鑊氣十足。中午,曾小妹選擇了在街邊解決,瞄準人氣多的小攤位,買了一個肉多且酥脆的葱油餅,一碗地道的台灣大腸蚵仔麵線,「總共才花了31塊錢!不要小看這些小吃車,一個攤位只賣一種食物的,往往都很厲害!」
城中村餐飲店的小眾,不僅在於很多不是連鎖品牌,老闆會專心經營好這一家店;還有不少小店一直是老闆親自打理,加入了自己的性格與故事,讓這家店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獨一無二 小店裏找到「家的味道」
晚飯時間,曾小妹夫婦走進了一家小店:老上海弄堂媽媽私房菜。它隱匿在水圍村窄窄的樓間,僅僅三張小桌,牆上掛了老上海照片,裝飾以碎花的門簾、新鮮的花束,播放着輕音樂,十分復古小資的腔調,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家店是開在逼仄的城中村樓下。店主是一位港人,介紹道這樣的布置就是她曾經住過的弄堂。
「第一眼覺得店主臉好臭,沒有一般店舖的熱情和笑臉相迎。甚至直接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她做的菜,不知道其他人口味,無法推薦,請自己選擇。」然而,店主會在上菜時給曾小妹夫婦仔細介紹每一道菜的做法與特點:醉溏心蛋是花雕醃製的,得一口吃進去才能體會到它的四個層次;紫蘇花雕煮雞,沒有添加一滴水,但是高溫會揮發掉酒精,所以不用擔心酒駕;所有的菜都是按家裏的標準,不會添加雞精、味精;既然還要去品嘗水圍村其他美食,建議點兩三種餐品就夠了,不要浪費……
細細品嘗一道道菜品,曾小妹終於理解了店主的「媽媽私房菜」的意思。「她一個人,一家店,在這裏,所有的事情只能慢慢來,這不就是在家裏媽媽煮飯給我們吃的感覺嗎?也許慢,也許嚴厲,但她盡她所能,給我們提供了最美味的食物,很好吃,也很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