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藝遊坊」夜市市集最後一天,大批市民、旅客入場,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攤檔生意火爆 倡擴空間玩得更盡興

位於香港灣仔的「海濱藝遊坊」夜市市集由9月27日至10月2日在灣仔海濱舉行,持續6天。市集昨日迎來最後一天,大批市民、旅客把握機會,一家大小結伴入場吃喝玩樂,歡度佳節,現場擠得水洩不通。不少市民表示:「好熱鬧、好好玩!香港夜生活翻生!」市民及旅客均期望香港日後可以將夜市恒常化,長期舉行有助搞活香港夜經濟。攤檔檔戶形容生意火爆,指每日營業額數以萬元甚至近十萬元,日後若有同類市集仍會繼續參與,並建議擴大活動範圍,以及加建座椅、洗手間等,讓市民玩得更盡興。◆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傍晚到達現場訪察,只見灣仔海濱夜市入夜後人頭湧湧,現場一度需要實施人流管制措施,大量市民需在市集入口排隊進場。在逛夜市的人群中,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有不少人帶同寵物狗入場,也有其樂融融的一家老小在夜市歡聚,更有對對情侶吹着海風品嚐美食,亦可以在海邊觀看戶外音樂節。

嘗嘗兒時小食 假期別有滋味

市民費太太與朋友為了支持「海濱藝遊坊」活動,於傍晚6時半便乘坐東鐵線由新界趕過來,她表示可以在今次夜市中,「嘗嘗兒時的小食,吹吹海風,這個假期也別有滋味。」她看到熱熱鬧鬧的場景,感覺好像以前的大笪地。

費太太續稱,無論是市民還是整個社會,都需要在3年疫情後通過一些全民參與的大型活動,帶動活躍氣氛,「熱熱鬧鬧始終都係好嘅。」她期望以後定期都有這類大型活動,「恒常化更好,大家以後下班都有好去處。」不過對現場大會的安排,她認為主辦方處理人流的工作有待改善,並指目前市集以季節性方式舉行令人流過多,建議定期舉辦以分散人流。 

港夜市夠地道 亦重文化氣息

現場亦有趁國慶黃金周遠道而來的內地旅客。來自河南鄭州的蕭女士表示,因為在社交平台抖音看到有關「海濱藝遊坊」的推介,感覺很有意思,亦很適合子女了解香港地道文化,故今次訪港把握最後機會入場。她說,鄭州也有類似的夜市,是很多打工仔的首選夜生活活動,但是香港的「海濱藝遊坊」不一樣,香港夜市多了一種文化氣息,除了特色美食外,還有無人機表演,「最想在市集品嘗一些港式小吃如燒賣、牛雜等。」

國慶日當晚,蕭女士一家亦在尖沙咀星光大道觀看星光燦爛的煙花,當時感覺彼岸的高樓大廈林立,彰顯國際大都市的形象,「現在從港島這邊看對岸,發現與從尖沙咀眺望過來又有另一番景象。在市集還能一邊吃魚蛋,一邊看到鐘樓等建築物,歷史文化氣息很重。」

在美食攤檔,除出售不同傳統小食,也有外籍人士售賣酒類飲品,檔主不時向遊人推銷美食。售賣梅酒梳打特飲的負責人Kevin表示,從「海濱藝遊坊」舉行期間,其檔位每日的營業額都高達5位數,對於人流量相當滿意,日後若有同類市集,仍會繼續參與,希望共同重振香港經濟。 不過,他期望日後復辦的話要改善活動安排,比如封路等臨時安排,可以提前通知攤檔,讓他們提早準備。

另一名零食及飲品檔檔主張女士表示,夜市來到最後一天,人流量很多,超出她的預期,「3年疫情,其實都改變大家生活習慣,慣了兩點一線,下班就回家,但是沒想到大家還是喜歡夜蒲,一有活動又心野野,大家都跑出來狂歡。」

不少商戶期望,政府日後定期舉辦活動重振香港夜經濟,「香港人唔係深閨,只係無活動好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