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線難忘疏散黃大仙站乘客 陪市民坐入閘機上候援
上月7日香港突然迎來一場世紀暴雨,全港多區於短時間內變成澤國,港鐵黃大仙站更要即時關閉,港鐵動用近千名人員處理該站及附近範圍的積水及修復工作,黃大仙站隔日才恢復運作,至今仍有9條電梯尚未完成復修。黃大仙站高級車站管理主任高雲龍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憶述,當時短短十分鐘內出現嚴重水浸,因此即時決定進行緊急疏散,難忘有市民因腳痛不便走路,卻又面對洪水掩至,最終他陪伴該名市民一同坐在入閘機上等待消防員到場救援。◆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上月初的世紀暴雨對香港交通網絡帶來極大衝擊,單是港鐵網絡內已有24個車站、逾200個系統或設備因暴雨水浸而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黃大仙站成為重災區。已在黃大仙站工作超過十年的高雲龍憶述,當天晚上11時45分發現A和E出入口開始水浸至腳眼位置,隨即派車站職員前往放置防洪板及沙包,誰知水勢來得太急,不到十分鐘已有大量雨水經B出入口湧入車站大堂,並向下流向月台。
他說:「由於情況緊急,在保障乘客及站內人員安全為先的前提下,決定即時進行緊急疏散。」同時,由於有雨水經月台幕門縫隙滲入隧道恐影響行車安全,高雲龍亦即時聯絡青衣控制中心,指示列車不停黃大仙站。
其後,由於暴雨持續,隧道段繼續行車可能會出現不能預見的風險,車務控制中心暫停觀塘線隧道段、即黃埔站至觀塘站來往方向的列車服務,沿線車站需要關閉。
逐一協助約百人離開
高雲龍又指,當時再從車站出口望向龍翔道,已發現洪水浸至車頂,而當時站內有約100名乘客、商舖員工及承辦商人員,職員逐一協助他們從C及D出口離開。最令高雲龍印象深刻的,是當時一名年輕男乘客因腳痛不便行動,水位及膝頭以上,「最終我陪他坐在入閘機上等消防員來救援。」
安全撤離乘客後,職員在安全及可行的情況下,啟動黃大仙站B出入口防水閘,之後便集中處理積水及修復工作,其中月台情況最嚴重,水位差不多及腰。港鐵最終共動用逾600名港鐵職員、逾100名清潔承辦商人員及逾200名工程承辦商人員合力處理黃大仙站及附近範圍的積水及修復工作。不過,由於黃大仙站14條扶手電梯均遭不同程度損壞需逐步修復或作出更換,目前仍有9條暫停使用。
高雲龍於黑雨當天下午5時上班,奮戰至翌日中午才下班,小休片刻後又準時下午5時上班。對他而言,最重要是今次黑雨並無令任何一名乘客及員工受傷,工作的辛苦都拋諸腦後,「翌日上班有乘客道謝,令我覺得十分開心。」
至於彩虹站內雖然水浸程度較輕微,但站外行人隧道水浸情況卻十分嚴重,令彩虹站需要32年來首次啟動防水閘,才避免大量洪水湧入站內。該站值班站長覃英傑表示,當晚11時上班,5分鐘後黑雨襲來,及至零時許要出動防洪板,但水深已及至腳掌位,最終決定啟動防水閘,將對車站的損傷減至最低,「我1992年在這裏工作以來,第一次要啟動防水閘!彩虹站對上一次(啟動防水閘)是1991年。」
他續說,由於啟動防水閘會令雨水湧至站外行人隧道最深處,因此既要合數人之力啟動防水閘「與水鬥力」,又要一直留意有否市民被困水中,甚至在水位最深處遭「沒頂」。完成站內的清理積水工作後,翌日該站已可如常服務市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