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上星期周末,香港充滿節日氣氛,先有中秋節、中秋節翌日補假,再迎來十一國慶與補假,雖然政府力推「香港夜繽紛」,鼓勵市民留港消費,而且以一連串優惠力推夜市,然而不少市民卻依然趁長假期湧往大灣區旅遊消費。

文公子認為,不應因為一兩次的活動就為「香港夜繽紛」定成敗。而且要在價格與服務上和內地城市競爭,目前在零售餐飲業普遍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恐怕只是緣木求魚。因此,文公子一直建議,香港應集中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消費範疇,例如香港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色節目和美食。文公子相信,只要政府有決心,有恒心,加上鼓勵到商界配合,將可慢慢改變消費者的習慣,點燃起香港的夜間消費市道。

藉盛事推動旅遊,是各國和地區旅遊當局一向採用的「吸客」點子。例如台灣跨年煙火倒數、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里約熱內盧嘉年華會……甚至成為一年一度遊客不容錯過的盛事。以澳門賽車為例,其間酒店費用高昂卻依然一房難求,而且同期尚會在旅遊塔附近舉辦美食節,旺丁旺財,成功為城市創匯。

說起一年一度的盛事,最近香港資訊科技界亦有旗艦級活動,吸引共1,000位香港以至國際科技精英參加。說的是由香港電腦學會主辦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3 」,本年度的主題為「AI引領新紀元:開創社會與經濟新動力」,分為「人工智能帶來之衝擊」、「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用於行業」及「人工智能用於社會」4大環節,重點討論人工智能為香港經濟、社會,以及資訊科技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本星期在會展中心同樣有一項盛事,是由大灣區青年發展促進會於10月6日至8日,一連3天舉辦的「Inno4life-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展覽2023」及「Inno4life-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論壇2023」,邀請到多位業界精英,分別主講多場專題演講與研究會;主題圍繞人工智能與第三代互聯網、智慧城市、科技與環境社會管治、藝術科技、數碼轉型,以至青年在大灣區的發展機會等。

希望香港能舉辦更多類似的盛事,向世界證明本港「盛事之都」,的確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