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青局勉學生多認識中華文化 為國家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昨日在青衣運動場舉辦「香港中小學生千人武藝操大匯演」,安排超過1,200名中小學生獻技,展示其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及習武成果。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昨日主持活動,形容同學們的武藝操大匯演,是獻給祖國的最佳禮物,鼓勵同學們在大匯演中建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厚植家國情懷,未來繼續多認識中華文化,為香港的繁榮和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是次大匯演由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辦,中國武術國際學院承辦,37所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共1,200名學生參加,連同老師和家長,總參與人數超過2,500人。昨日下午3時許,逾千名身穿運動服的中小學生,整齊站立在運動場的綠茵草地上,聽着台上指令一同施展武藝,場面壯觀。
麥美娟:獻給祖國最好禮物
麥美娟致辭時表示,同學們從小接觸和研習武德,學習武藝,不但有助同學強身健體,修身立德,更讓他們得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各位同學,你們今日的武藝操大匯演,就是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希望你們可以好好展示中華兒女的風采,為祖國獻上最美好祝福。」
來自漢華中學的學生鄭雅煊表示,以往更多是通過電視直播感受國慶氣氛,今次則可以親身參與其中,更是以武藝操匯演方式,幫助宣揚中國武藝文化,「非常榮幸可以參加今次活動,在此也祝願祖國繁榮昌盛,愈來愈好,同時香港和內地可以並肩前進!」
學生:武藝操助識國情
鄭雅煊表示,學習武藝操不但有助鍛煉心肺,過程間更是有機會認識更多中國文化,包括中國傳統服飾設計,「而且學習武藝操後,自己亦會留意更多相關領域的消息,包括最近的亞運武術賽事,亦會欣賞打氣。」
該校另一位學生黎晉良亦指,今次活動是個非常別開生面的賀國慶活動,感覺非常有趣,「自己本身對武藝好有興趣,而武藝操的動作相對輕鬆,是個很好的入門,未來會打算進一步深入學習武術。」
學生伍柏浚則表示,學習武藝操有助培養個人品德,亦可加深認識祖國。
漢華中學校長關穎斌表示,將武藝操活動融入到學校體育課程當中,從中有助學生感受中華文化和武德概念,是一種體驗式的國民教育學習方法。
「同時學生們慶祝國慶亦不限於學校升旗禮,在這重要日子中,同學用這方式(武藝操)參與和慶祝,我認為是很好的表達。」關穎斌說。
大匯演是「五學並舉—武藝校園計劃」的一部分,計劃自去年11月起招募香港60所中小學為先導學校,為期3年,免費為其安排全校集體武藝操及五形拳、太極等武藝興趣班。目前共有54所學校報名,包括32所小學、20所中學、5所特殊學校及2所國際學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