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表示,跨境調解遠勝法院訴訟,可以保護商業機密免遭洩露。
◆跨境調解大灣區保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最佳策略講座日前在深圳舉行。圖為資深調解員蔡其南在講解知識產權保護。

出席「跨境調解大灣區保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最佳策略講座」的律師、國際調解員、上海和基(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劉陽表示,大灣區企業遇到糾紛,通過司法調解遠勝法院訴訟,法院耗時很長,但如果走調解的話,時間會大幅縮短,效率較訴訟、仲裁要好。

可保護商業機密免遭洩露

劉陽舉了多個案例,其中一個是在貴州梵淨山一攝影家拍攝大量漂亮的圖片被一網站侵權大量盜用,當地一個快餐費用都要70多元(人民幣,下同),他向對方索賠三四萬元,經過舉證、收集證據和開庭、一審、二審等,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相關費用,最後判決下來也僅獲得部分賠償。如果通過調解的話,雙方心平氣和地溝通,這一金額也可以獲得賠償,無須費去大量時間和精力打官司。

她稱,調解是很好的解決糾紛方法,大灣區每天發生大量司法糾紛,很多糾紛是可以通過調解達到目的的,這個數量是法院判決的很多倍。

劉陽表示,調解更大的好處是可以保護企業商業機密,不像訴訟和仲裁那樣,雙方要上交很多證據,並且是公開審理,這樣企業很多商業秘密便被許多人知曉,對企業是不利的。而調解則是雙方私下進行,無需向公眾展示許多商業機密作為證據,因此調解可以更好地保護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