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費消費稅增 「邊起價邊派錢」
香港文匯報訊 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在2023年財政預算案外,額外推出總值11億坡元(約63億港元)援助配套,包括特別現金補助、購物券及水電雜費回扣等。新加坡近期物價持續上漲,政府早前宣布水費大幅調升18%,電費和消費稅亦會增加。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星政府維持「邊起價邊派錢」方案,是為更好援助中低收入群體,亦要以長期措施維護公共財政安全。
新公布的援助配套覆蓋約250萬名成年新加坡公民,他們今年12月可在財政預算案的600坡元(約3,439港元)現金補助基礎上,額外獲得200坡元(約1,146港元)補貼。合資格人士需擁有不超過一座房產,可估稅個人年收入不超過3.4萬坡元(約19.4萬港元)。新加坡每戶家庭2024年1月也可領取「社理會鄰里購物券」,數額從300坡元(約1,719港元)增至500坡元(約2,866港元)。
95萬戶分階段獲水電雜費回扣
援助配套還為新加坡約95萬戶組屋居民,分階段提供水電和雜費回扣。以水電費為例,額外回扣能夠抵消一房或兩房式組屋平均水電費增幅,三房及四房式抵消比例約80%,五房式及以上比例約65%。組屋居民明年1月會獲得一筆過的半個月額外服務與雜費回扣。
黄循財表示,新加坡現時物價上漲,能源與食品供應均可能受干擾。企業僱主出於擔憂經濟形勢,對加薪態度謹慎,也或導致打工仔實際收入增長放緩。種種因素促使政府考量為新加坡民眾、尤其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幫助。
黃循財也稱,全球經濟仍在放緩,新加坡也不例外,繼早前通脹持續升溫後,現時情況雖有改善,但是相較過往幾年,新加坡的通脹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最近公布的雜費、公共交通費和水費上調,讓國人感到擔憂。我們在認真探討後決定推出11億坡元的援助配套,減輕國人生活負擔。」
應一時之急 長遠還看經濟轉型
至於「邊起價邊派錢」的措施,黃循財解釋為確保新加坡財政安全,當局需在中長期內維持可持續政策。例如伴隨人口老化,醫保開銷將會增加,政府額外開支需由收入填補,否則會面臨財政赤字,「想要確保國家財政總體處於強勁、良好的狀態,就只能增稅。」他亦指新加坡在供水方面會永遠面對壓力,必須正確為水定價,鼓勵民眾盡量節約用水。
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評指出,公共事務雜費大幅調升,會直接影響民眾日常開銷和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加上新加坡物價可能持續上漲,對普通民眾生活的衝擊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社評認為援助配套或許能應一時之急,「但長遠還是要堅持經濟轉型,透過發展科技、提高生產力,增加國民收入。」
評論